秋谷 -- 溪流

地球轨道是椭圆,不圆我有什么办法?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的两层挑战

(2020-09-06 09:29:47) 下一个

人的两层挑战,

  • 第一层是:不知道我是谁;
  • 第二层是: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日常生活中,我是什么样的人。

在佛教(其实是所有的宗教)看来,如果说难易程度和重要性比较的话,最重要的是破除根本挑战,也就是第一层的挑战。先搞明白我是谁,再说其他,因为这涉及到生死问题。

而第二层挑战是涉及生活问题,是关于生活的舒适还是困难的问题。我们看到传统的宗教氛围比较重的地区和国家,可能因为过于强调第一层(我是谁?)的问题,有时候未免忽视了第二层问题的开发。比如西藏、印度地区。但是,如果因为西藏的物质生活不发达,而因此否定人对精神世界的需求,那也是错误的人生观。同样,如果为了认定精神的追求一定排斥物质,这也是片面的观点。虽然某个阶段上,人必须有所取舍和侧重。

这是逻辑上说,而不是方法、执行秩序上说。执行秩序上看,也许有时候要调节第一层,有时候也要先解决第二层,

破除第一层挑战的人有智慧。解决第二层的问题的人有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就等于知识。

怎么突破,怎么欣赏?

或许一个特质是共通的,专心,集中。

“志不强者者智不达”,无论是突破第一层枷锁,还是在第二层上游戏,都要意志力和专注。

“我”是无形无相的东西,而“我的生活”是有形有相的,是各种事物的组合。

但似乎生活层面上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技巧,就是想象力,生活蓝图。一个人的生活蓝图以及想象力和家庭、环境都有极大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甚至还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颜色熏染,而是周围人的行为方式会在幼童心理熏陶出同类的生活蓝图。孟母三迁。有些人从小继承了很多好的习惯、见多识广,做起事来就非常轻松。这就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就从家里继承了系统设计的蓝图---家庭基因,剩下的努力和那些没有蓝图的人比起来,还是差别很大的。

现在的的心理学,关注到了一个人的Self-Image和 生活的Blue-Print。人们知道了,可以通过特定的训练,选择Role Model, 等等。给自己的脑袋里灌输进新的生活蓝图,更成熟睿智的蓝图。这有点像给电脑重新编程了。实际上我们人的身心,日常活动,大部分是靠无意识、自动化完成的,一个人如果要改变他的行为,不能单单靠意志力,而是靠重新编程序,最好的编程方式,就是Modelling。Role Model。

电脑的编程,主要是靠线性的预言,而人培养(也可以说是编程),更多的是靠图形化的模仿,身教比言传重要的多。 

而突破第一层无明---认识我是谁,似乎跟想象力无关,需要的更多是坚持和意志力,加上合适的方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我多少是在清理自己的思路。。。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