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和小马

2005年小可九岁了,小马也四岁了。笨妈妈和两个儿子一起成长,有快乐也有烦恼。为了记忆也为了自我陶醉一下。
个人资料
正文

假期的“生存训练”

(2005-11-28 04:39:11) 下一个
一同事吃饭时说的他们家的事,记录在此:

这同事有一儿一女,儿子十五六了,女儿也有八就岁了,练得当然是老大了。

话说这老大,在家不满多多。比方每年跟爹妈去海边度假,还不高兴,觉得没自由不自在,总幻想着和一伙狐朋狗友们能天马行空。平时在家,连吃的麦片喝的水,也得是好的,牌子的,穿得自然要求也高高的。给他买了手机,月月超标。说好了超出部分自负,没钱扣零花钱。没用,债多不压身,甲年那月钱都扣到丙丁年份去了。

我同事当然是有责任的,平常也抱怨抱怨,可他每回不都容忍默许了吗?或着说想尽了办法无效,也就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

却说今年夏天,我同事和几个家长合计了合计,决定索性让几个臭小子们锻炼锻炼:在一个星期里,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主,看他们怎么自我生存下来。

说是“生存训练”,孩子们决无生命之忧,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D1。爹妈们在度假胜地给租好了一个大房子,钱是交完了。

D2。每个孩子发了200块钱作为生活费。

D3。我同事他们在同一地方也租了一个房子,多功能啊:度假,监控,还有收容。

我们好几个听到这儿都抗议说,一星期,200块,太奢侈啦。我那同事也承认,钱是没少给,可就这样他们还怕那几个孩子没两天就挥霍完了,“收容所”还得提供免费的伙食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同事乐呵呵地让我们猜猜结果如何,大家都不看好那帮小子们,说他们肯定一星期没到,就灰溜溜地找爹妈去了。

真正的结果是: 孩子们自己度过了快乐一星期,每天自己买东西做饭,结伴出去玩。还出去看了回电影,上了回餐馆庆祝,这算是化钱的大头。最后一算账,每个孩子还揣了80块钱回家。按照他们事先的协定,那钱就是他们自己的啦。

我同事承认,依他儿子平时在家的表现作为,当初他真没看好他们。结果让他大跌眼镜,出人意料。据他儿子说,他们那一星期,每天拿着小计算器到超市买东西,心算没学好,还好有高科技帮忙;去的超市也是去以东西便宜取胜的超市,平时跟爹妈都没进过那门的;买东西当然价格是选择的唯一标准,可口可乐一星期没喝过,一大包一大包的往回拎吃的,便宜啊,反正他们都是半大小伙子们,能吃着呢。可惜他儿子一回到父母身边,就恢复故态了。

接下来就是控诉大会大伙七嘴八舌到苦水,抱怨自己的孩子们。我发现大家都有对孩子不满之处,尤其是孩子大些上了学以后。一同事还说他工作了的女儿是“月光族”,替她担心。真是小时小麻烦,大了大问题。温饱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

我总觉得孩子们都是成心的呢,至少心里明白着呢,只是言行不一,天塌下来爹妈顶着。要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可怎么一当家就啥都明白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