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充滿愛

本博客以分享教育,科學,古典哲學,文化與信仰為主。
个人资料
正文

“道”

(2014-12-18 18:25:28) 下一个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一个我国古代的特有词。它既不是道德,也不是宗教的词。“道”是天之道或天地之道。“道”出自天(或天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下面看看我们的先人对“道”的认识:

1.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被称为管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法家代表人物。管子说“天之道虚”(《管子·心术》)。意:天之道(“道”)存在。但是,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虚。

2.李耳(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被称为老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对“天之道”(《道德经·七十三章》)的存在有深刻的感受,并非常重视和强调“道”的作用,提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道德经·十四章》)。

3.孔夫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当今我国在全世界123个国家中建有465所孔子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子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26章》)

4.墨翟(约公元前468-约公元前376年),被称为墨子。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说“子墨置立天志”(《墨子·天志》)。墨子视天至高无上无所不能。天是主宰一切,并规定人类言行规范和赏罚。

5.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被称为庄子。思想家、哲学家。庄子说“有一而未行”(《庄子·天地篇》)。一是指无形的道生出有形体。

6.荀况(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被称为荀子。荀子说“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荀子·君道》)

我国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均感受到“道”并确认“道”的客观存在。这是主要的共性,是主流。也是传承我们祖先“上帝是祗”(《诗经·商颂》)的优良传统。自从我国有文字记载就有帝,上帝和天。至于,各家对在具体问题上的差异是受到由于人对事物的认识限制,形成不同观点。这也是人类的正常现象。我们应当首先认清我国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敬天重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摘录自张人骧教授20138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报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