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
2022 (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是一个我国古代的特有词。它既不是道德,也不是宗教的词。“道”是天之道或天地之道。“道”出自天(或天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下面看看我们的先人对“道”的认识:
1.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被称为管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法家代表人物。管子说“天之道虚”(《管子·心术》)。意:天之道(“道”)存在。但是,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虚。
2.李耳(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被称为老子,思想家、哲学家,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对“天之道”(《道德经·七十三章》)的存在有深刻的感受,并非常重视和强调“道”的作用,提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道德经·十四章》)。
3.孔夫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当今我国在全世界123个国家中建有465所孔子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子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中庸·26章》)
5.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被称为庄子。思想家、哲学家。庄子说“有一而未行”(《庄子·天地篇》)。一是指无形的道生出有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