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过去的事·冬至的羊肉粉

(2013-12-24 07:41:27) 下一个
    如果不是阿曼提醒我吃羊肉馅饺子,还真没注意冬至竟然就在眼前。

    小时候过年是大事,还有就是端午和中秋。过年自然有年三十的大餐,年初一的汤圆。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至于冬至,除了知道这是一个节气之外,也没有人特别在意要有什么节目。也不奇怪,那时候很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平时能吃荤的时候不多。能有些东西过年,过端午中秋就不错了。没有谁还会为冬至特别准备什么东西。

    依稀记得有一年冬天,那时候父亲调回原来的部队院校已经一段时间了。家里只有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就听见母亲叮嘱,说是晚上会带羊肉米粉回来,因为那天是冬至。果不其然,晚上下班的时候,母亲用搪瓷钵带了一钵子粉回来。其实在冬天走了一路,这粉已经不像刚出锅那样冒着热气,但那种香味是过了很多年都不曾忘的。

    家乡在山区。吃东西习惯要放辣椒。过去不富裕的时候,冬天弄一个砂锅,里面炖上豆腐,黄豆芽,还有随时添加的大白菜。旁边再有一小碗泡着酱油的辣椒面,就是不少人家的晚餐了。不同的,是这辣椒面不同。有些人家直接用辣椒面,更多的,是用烤得微焦的,称为糊辣椒面的。也有用油辣椒的。后来生活好些,这砂锅里的东西也就渐渐丰富,肉也常见。等到我离乡十数年再回去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这东西了,虽然那称为蘸水辣椒的小碗还在。煮素白菜,嫩南瓜的时候,这蘸水是必不可少的。

    米粉是小时很喜欢吃的东西。这种用米浆做成的面条一样的东西南方很常见的食品。米粉比面条要滑些,还有一点淡淡的酸味。吃的时候,用滚开水把米粉烫熟,再随自己的口味加上酱油,醋,葱花,辣椒,一小勺猪油,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有讲究一些的,会加点炸花生,炸黄豆什么的。远远地,就能闻到那种带着淡淡的酸味的香气。后来生活好了,加脆哨,肉末,肉丁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羊肉粉好吃,是在那一锅散着浓香的羊肉汤。家乡的吃法,是把烫好的粉盛在碗里,加一勺汤,再加上几片清炖的羊肉,然后加上碎酸菜,再洒上香菜糊辣椒就成。 我离家去上海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刚起步。日子固然比过去好得多,但牛羊肉还是少见。好吃的羊肉粉也只有冬至才舍得吃。不像我后来回国的时候,发现从吃的东西上已经不能推断时日。几乎是每一天,只要你想吃,总有地方能吃到那些过去很稀罕的物事。更不要说羊肉粉这样普普通通的东西。

    记得回美国之前,家里一位长辈特地在城里一家自助饭店请客,让我们随意享用那些很久没有吃到的小吃。也有羊肉粉。只是那粉,还有那些小时候馋的东西,像米豆腐,丝娃娃,豆腐果等等,都不再像过去那么喷香可口。心里就多多少少有些遗憾。

    今年冬至是周日。我周六去雪城上班之前看到了阿曼的提醒。还好不太忙,下班的路上顺便买好羊肉,香菜,就着网上查到的菜谱,泡肉,切块,撇沫,加上黄酒,花椒,姜片,洋葱炖
着。香味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自然吃不成羊肉粉的。

    第二天冬至的正日子,早早地起来,热汤,煮粉。这粉不是米粉,而是意大利粉。煮出来和记忆中的米粉很相似,
就是少了一点点酸味。酸菜也没去中国店买。反正家里有泡菜,弄点出来,切成小块,味道倒也差不多。等到粉煮好,汤加好,香菜泡菜糊辣椒面放到碗里的时候,恍惚里竟突然有了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

    孩子们照例要睡懒觉的。等他们起来了,要吃的,十之八九还是Cereal。文化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的一些习惯我不理解,就像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 会喜欢这羊肉粉一样。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的地下室里,我一样能因着享受这样美味,独自沉溺在那些似乎成了黑白照片的记忆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