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结语
姜先生2004年逃出朝鲜。他后来来到韩国,过上了正常人自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庭,并且做了一个真正的写诗的诗人。他后来回到中国,找到当年帮助他的恩人来还这笔账。
我这个故事本来应该到此结束了,但是我觉得还需要多说几句。
姜先生逃到中国,第一个印象是中国人的富足。在乡下的长途车上看到的农妇,吃得胖胖的还有金首饰,令他想起朝鲜高官的太太。而等他到了城市,更是惊叹到处灯火通明,都是人在买东西,而朝鲜只有金氏父子的塑像才会是二十四小时有灯明晃晃地照着。中国城市到处广告牌贴的是商品广告而不是领导人的像。他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人怎么一下子就这么有钱了,连中国警察拿出来的手铐都是亮闪闪的而不是像朝鲜警察拿的是锈里咔嚓的。其实他看到的东北还是中国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
给他的第二个印象是因为富足所随之而来的对人的宽容和同情心。虽然他多次遇到被人拒之门外,但是你可以理解是别人怕惹上警察的麻烦。而那些敢于帮他的人,都是很大方地给他塞钱塞吃的,对朝鲜普通人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在中国的朝鲜人,令他感觉有现代的意识,有自信,豁达而开放。而相形之下,北朝鲜人在金氏王朝几十年的统治下,不但肉体上矮化了,而且精神上也矮化了。
在毛的时代,中国和朝鲜其实是一脉相通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的,我们幸运的是,毛死了以后,中国走上了一条逐渐开放的道路,给了人民生活和思想的自由,而朝鲜还是那样。这是中国人的福气。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你出生在哪里,在哪个时间点上,实在太重要了。
朝鲜作为几个大国之间维持平衡的一个搏弈的棋子,目前看不出有剧变的迹象。朝鲜人民的苦难,还会继续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就像一个活展览,告诉我们当人民彻底在思想和肉体上被奴役时会是怎么样,让我们警觉,让我们自强,让我们去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