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oris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关于抗日战争中后期在敌后各种成分的中国军队的作战不力

(2025-07-09 08:35:38) 下一个

关于抗日战争中后期在敌后各种成分的中国军队的作战不力

中国的正式抗战,从七七事变开始,长达八年。在这八年里,除了一开始的一两年战线比较快的移动,中国丢失大片国土,后面的大部分时间战线比较稳定,即使是后面国军在得到美援的情况下开始反攻也是很晚才开始光复国土的。

在这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内,在名义上的沦陷区,但是不是在日本花兵力固守的主要交通线之外的广大地域,存在着各种系统的中国军队,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地方部队保安团,当然还有各种编制和形态的共产党控制的武装。

总体来讲,这些敌后的军队,作战能力不强,缺乏主动攻击日军并且控制战场的能力。这一点在我下面的讨论中很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缺乏工业基础的国家,武器弹药的消耗以及能否获得补充是作战决定的重要因素。你打一小仗,击毙5个日本人,自己损失10个,这损失10个倒不大在乎,中国有的是人,但是你没法控制战场,日本人增援马上来了,这五杆枪没缴到手,就是个赔本的仗。由于这些部队在敌后的独立存在,这种避战行为实际上是反映了各个部队自己的生存的需要。因为你不顾后果的去连续作战,很快就把自己打没了。比较大规模的战斗或者战役,中国方面能取胜并控制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去读历史文电,上级领导批评下级打了得不偿失的仗的比比皆是。

敌后的部队这一点更加突出,因为不能指望从上级能及时获得补充。所以这些军队不管什么党什么来路,对主动攻击日军都极其保守,宁可打些没日军支持的伪军,比较容易地缴些枪,或者---去打别的中国军队抢地盘。这在整个这个相持阶段司空见惯,难以评定是非,根本原因是中国在战争爆发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统一的国家。

不管谁打谁(打的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些队伍对整个战争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他们更大的作用是坚持下来了,到了国际大的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来收复国土。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