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与十恶习
(2011-05-15 08:27:58)
下一个
--此文写给自己以自反省,并与有缘人分享
前两天刚刚看了一部老电影,叫《旅行者与魔法师》,是一个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佛学思想的电影。这个故事讲的是在美丽原始的不丹有一个小村子,有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去当村官的年轻人,天天盼着去梦想中的乐土美国。机会终于来了,他的美国朋友约他在另一个地方见面,他需要两天的路程。由于没赶上班车,他只好一边等搭车一边步行,于是遇到了一些同路人。其中有一位和尚,看到他为追求一个梦想却为旅途的不顺利如此烦恼,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兄弟二人,哥哥总是梦想到另一个美丽的村子去而不安分守己,弟弟于是悄悄地给他的酒里下了迷幻药,让哥哥真实地体验了一次实现“梦想”的过程:他骑着漂亮的白马飞奔而去,在林中迷路,被另一对夫妇收留。那个年轻的妻子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两人陷入情网疯狂热恋。因为担心暴露情事,两个人给那个老丈夫下了药,却不能承受看见老男人受苦。哥哥决心离开,女人随即跟上了他,却在途中被河水卷走。哥哥看见自己的贪婪和轻率犯下的错痛苦不已,对着河水痛哭,泪水流进手里捧的酒杯,终于醒悟:贪婪和痴迷带来的终究是个泡影,于是回到村里,从此好好学习。在年轻村官的旅行中,他还遇到了其他旅伴,有轻松的农民、快乐的醉汉,还有一个美丽的姑娘,为了陪伴父亲从城里回到乡下。他渐渐抛弃了执迷,不再为目标烦躁,学会照顾他人,并轻松地享受旅程。
这就是电影传递的佛教思想:贪婪和执迷往往是泡影的起源,并可能带来罪恶。不得不承认,宗教的宣传方式很重要,需要深入浅出地把宗教的哲学思想传递给繁忙的普通百姓,不是容易的事。基督教的七宗罪,骄傲、悭吝、迷色、愤怒、嫉妒、贪饕、懒惰,因为一场电影《七宗罪》而使得很多人对其有所了解。佛教也有类似的说法:人人都有成佛的潜质,但是却受到十大恶习的牵绊,这就是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昏沉、掉举、嗔恨、覆。这十大恶习是《楞严经》中提到的。也有的佛经将人之恶习总结为贪、嗔、痴、慢、疑。
宗教中的“罪”与俗世间的“罪”有所不同。宗教中的罪强调的是思想,帮助人们认识罪恶的源泉,将罪恶的种子从源头消灭,是去除“因”;而人世间的罪指的是行为,是惩罚“果”。可是,思想指导行为,如果“因”已经在人们的心里种下了根,即使明知道“果”将受到惩罚,仍然会有触犯法律的行为。然而,若行为已经发生,即使触犯法律的人受到惩罚,其造成的后果往往不是惩罚那个罪犯就可以弥补的,为什么不从心开始,使错误的行为根本不发生?
南怀瑾大师在讲到因果关系时说,“讲到三世因果…其实很容易看,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只要看看自己的一生就晓得了,尤其我们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们中年所遭遇的环境,是年轻时已经埋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轻和中年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这句很实在的话,却很少年轻人听得进去。其中一个理由是,为什么恶人横行却没有看见恶报?我想是年龄关系,没有看见事物的运行变化,“福有报时,未熟不受。”
我自从去年辞职在家,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常常反省自己。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狂言追求自由而动辄另谋高就,犯的是“贪”;生活舒适时不思进取,犯的是“眠”;指责世间的不公道和他人的错误,犯的是“嗔”;沉浸在失落和痛苦中,犯的是“悔”;不明事理,不追求真相,犯的是“昏沉”。唯一所幸,在近不惑之年,没有再犯“无愧”这一恶习,才有认清自己,回归自然的希望。
《道德经》里讲到为人处世的七个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是:“安于应处的地位,心象深渊一样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因为不强求结果,所以不招怨恨。”
《论语》中也有很多指导个人行为的语句。例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严格要求别人。又例如,“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谈到“四恶”时,说得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宗教信仰对于规范人类行为、减少人类冲突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常常不能理解,国外有很多的教会学校从小给孩子们一些行为指导,而为什么我们这个泱泱文化大国,却没有给与孩子们应有的释、道、儒学教育。我们号称文明古国,我们对自己的文明知道多少?因此,不难解释现在的社会风气日下,出现很多黑白颠倒的行为,以致于没有黑白颠倒反而显得颠倒。写到这里,我需要再犯一次“嗔”忌:“不教而杀谓之虐”,还是怪教育部门没有教过我们吧。
宗教可仰望,情怀只一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