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赞成孔庆东的一些观点、反对他偏激的做法,但内心的什么地方挺佩服他。佩服他敢吵架的精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缺少的东西。很多时候,会吵的,没理也能站住脚;不会吵的有理也灰溜溜的。这世道绝非“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没有读过孔教授什么大著,只看过一些短文和片段、看他跟韩国围棋名人下棋,觉得他是个多才多艺有学识有才华的人,他文章的诙谐语调更能吸引人一气读到底。最近看到他的新书《十大元帅的情缘》问世,打算在网上订购一本。
在网上查找的时候,偏偏读到“孔庆东捏造米歇尔与学生对话引争议”一文,说是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去北大讲演时学生诘问米歇尔,搞得米歇尔哑口无言。这件事前日也在网上看到了,没想到居然是孔教授捏造出来的情节。
失望之余,突然想到孔教授的《十大元帅的情缘》是否还要订购,活着的人、眼前一大厅人参与的事还能如此编造,过去的人和事,而且是高高在上的人的那些事……可信吗?
每当看到孔教授与人争执时就为中国言论自由度的提高感到欣慰,每当看到他理亏时就感到孔教授太欠严谨了,太有失教授身份。
不明白孔教授为什么要编造这么个情节,据说骂“三妈”是设的圈套,莫非这次造谣又在设圈套?
附: 《孔庆东捏造米歇尔与学生对话引发争议》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上周日在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在演讲中赞美了言论自由的荣光,据称话音未落即有一名学生挺身而出,用充满挖苦意味的话反驳了这位贵宾。
“美国的强大是不是因为美国情报部门在倾听民众的声音?”据说这位年轻女子如此问道。“你能否告诉我们,在美国,倾听和监听的区别在哪里?”
这些话是由北大教授孔庆东在他的新浪微博上转达的,他这样形容第一夫人的反应:“米歇尔哑口无言,最后说此行不谈政治,”孔先生写道,这在他的两百万粉丝中间掀起轩然大波。
据在场的记者和学生说,孔先生的故事只有一个问题:它完全是不真实的。
为期一周的奥巴马夫人中国之行,无论中国和外国的新闻媒体大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然而孔先生凭空捏造的故事——以及它所引发的一场不堪入目的口舌之争——暴露了一些中国民族主义者培育出来的反美情绪。这些民族主义者中,有许多人和孔先生一样,在政府和高校中身居要职。
第一夫人此次对三座城市的巡访,向外界宣称是无关政治、只问福祥的“民间”交流活动,然而,借助公开露面的场合,奥巴马夫人悄悄掺入了一段激越的讲话,表达了对媒体自由和无审查互联网的捍卫,以及保护少数族群权益的重要性,这些都引起了一些人的愤慨。就在周三离开中国前,她在一家西藏餐厅就餐,用一种已经谈不上隐晦的方式,表示了对这个国家里备受困扰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支持。
孔先生就是被惹得不开心的人之一。然而,在一开始如潮的支持声过后,他的微博也招来了数以千计的用户的激烈反对,这也再次提醒人们注意,他的身份是中国最受追捧的高等学府里的一名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自称孔子后人的新毛派反西方人士,孔先生十分享受唱反调的社会批评家这一角色。
2012年,他称香港人是“王八蛋”、“坑蒙拐骗”、“英国殖民者的走狗”,这番话在香港这座前英国殖民地、现为半自治性质的中国城市燃起了熊熊怒火。而在那之前,他还曾大放厥词,对有关朝鲜长年饥荒的新闻报道表示了质疑,为斯蒂文·P·乔布斯(Steven P. Jobs)的去世叫好,并公开赞同处决记者。
孔先生是2011年将“孔子和平奖”授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V·普京( Vladimir V. Putin)的评委之一,这个中国自产的诺贝尔和平奖挑战者遭到了普遍的嘲弄。
孔先生拥有众多中国新左派和民族主义追随者,不过也有相当多敌人。近年来,国家新闻机构新华社的编辑、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曾呼吁将他逐出大学,但未能成功。
孔先生对本文的采访请求未予回应,北大中文系一位接听电话的员工拒绝谈论此次争议事件。
近一周来,随着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人们得知是他捏造了奥巴马夫人和虚构女学生的对话后,孔先生遭到了来自网络和报纸的愤怒斥责。
“这是用爱国去绑架造谣,”深圳《晶报》的一篇社论写道。
随着他的谎言得到数以万计的转发,一些知名的评论人士呼吁当局调查他在网上的行为。这其中包括在新浪微博拥有1900万粉丝的房地产巨头任志强,他指出孔捏造的故事已经得到超过500次转发,这是当局规定的“散布谣言”的门槛,按照一部新颁布的法律,当局可以起诉他,最高可处三年徒刑。
然而截至周四,孔先生依然毫发无损,也毫无悔意。
“美狗已经全部出场,”他的一条微博写道。“都是些汉奸。”
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孔子和平奖颁奖仪式上,孔庆东站在一幅绘有世界各国人物的画前。
他要仅仅是个小说家怎么说都行,作为北大教授把祈盼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能不怀疑他的书的成份了。
正如Wood57us 所说. OB8 夫人的事儿, 恰恰是他的聪明之处, 看看那些急于跳出来的, 这次真是被他给耍了. 而且他的高明之处, 在于事后他根本不屑解释.
谢谢您中肯的留言。
很久没有听过姜昆的相声了,印象里还是文革刚刚结束时的“照相”,印象更深的倒是李文华那么认真地做配角。
觉得他该出本“文人吵架指南”,内容可信度会很高。
回复 基多山人 的评论:
北大够自由的,怎么就没人出来管管教授的不真实言论呢。
回复 zephyr2012 的评论:
说句客观的话,孔教授老了、胖了以后还真是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