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棕榈植物盆栽技巧

(2011-06-07 06:46:02) 下一个
盆栽棕榈的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中性至酸性土为佳,菜园土、腐叶土和塘泥需加厩肥拌匀,红壤、黄壤、碱性土则需拌入沙或厩肥等,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并调整PH值至中性即可。有时还可以再加些泥炭和腐叶土,但不宜全部用轻合成土种植。排水良好非常重要,因此所有花盆底部都必须放一层约3厘米厚的石子,最好是土豆大小的卵石或粗石。裸根种植要土堆法,即将盆中心堆成小土堆,尖顶对着茎基部丛中心,根系如半开之手掌,放射状地“盖”在土堆上,避免萌发新根的底部被密集、硬实的根系架空,造成长时间蹲苗或死苗。种植深度至刚过“葫芦头”,即茎基膨大部分,过深或过浅对恢复生长均不利。
 
    有些棕榈植物长有肉质的白色粗根,沿着盆土的外缘盘绕生长,常常从容器的排水孔中穿出。较细的营养根也能在培养土表面伸展。细根无须照料,但切不可损坏粗根。虽然根部受到一点损伤并不会导致整株死亡,但是生长可能会停止,或者会有好几个星期生长将非常缓慢。
 
    至于花盆的选择应以硬质、美观为主,参考植株大小、装饰场所等具体情况而定。普通陶盆、白塑胶盆、大型彩釉盆、木桶等均可使用。若要栽种小型的植株,用陶盆与塑料盆都很适宜;若要栽种大的植株,则用陶盆与木桶比较好,可避免发生头重脚轻现象。餐厅、宾馆、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还常外配玻璃钢盆以提高装饰效果。
 
    盆栽棕榈植物一般先在大田培育至适宜盆栽观赏时,带土移植上盆,但为了防止焦叶与烂心,仅剪去下部老黄叶,置半阴处培育。对正在展新叶的植株则不宜上盆栽培。盆栽棕榈上盆1~3年后,常会出现浇水难以下渗、盆土上升、浮根或盆底穿根很长、叶片泛黄、生长不旺等现象,这时就要换盆了。换盆时要把植株周围的盆土压紧,但切不可弄断粗根。盆土表面与盆缘间要留有3-5厘米的间隙。这不但可提供适当的浇水空间,还可让肉质根有扩张的余地。当肉质根挤满花盆后,就会把盆土向上推。如果盆栽棕榈好几年都没换盆,或不宜再换更大的盆时,在春季要进行表土追肥,除去表层3~5厘米深的陈土,换入新鲜培养土,同时最好加些慢慢释放的肥料。定期换土可补充养分,改良光照条件,避免因营养不足而发生不良现象。
 
    许多购置的幼小盆栽棕榈植物在长期的室内栽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成熟的状态,与室外茂盛的灌木状和乔木状棕榈大相径庭。不仅茎和叶的大小截然不同,外貌与生长心习性也差异甚远。因此,盆栽棕榈的光、温、水、肥的管理要比地栽苗更细心些。因为大多数盆栽棕榈多属幼苗期,抗逆性较差,需要较好的环境才能满足其生长要求。

观赏盆栽棕榈的施肥管理容不容忽视,要采用勤施薄施的原则,施肥量过大会烧死棕榈苗,而施肥量不足的话,小苗将生长缓慢形成小老苗,通常15-20天施一次肥,生长期一般1周到2周1次,或者每次浇水时施用。不要给盆栽棕榈植物施过多的肥,这是导致叶尖发黄的一个原因。农家肥和复合肥可交替施用,用量根据棕榈的长势而定。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为3:1:3,一般每年9月份以后便停止追肥了,以免苗本徒长,影响本质化进程,不利于苗木越冬。专家提示:复合肥中可添加些镁和微量元素,这样有利于提高叶片的色泽。

    而在冬季,植物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期,此时施肥,或突然使用速效肥,对于缺肥或长势较弱的棕榈没有益处,甚至会导致严重烧伤。最好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小剂量使用一次,同时栽培基质也应浇透水。对于新上盆的棕榈植物,或那些根系被损伤的植株,绝对不能使用速效肥,因为长势弱的根或新根会很快被烧伤。

    室内棕榈植物最好使用缓效肥或液体肥,特别是液体肥料非常有效并且比较安全。取一茶匙半尿液或氨肥稀释使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廉价的营养肥。

专家建议:1盆栽棕榈,要摆 放在室内通风处,2不能把盆栽棕榈放在空调下,距离5cm为好。3每天可用喷雾器喷些叶面水,每2周喷一些叶面肥

室内棕榈植物,象其它室内观赏植物一样,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为其“打扮”一次。将棕榈植物放在庭园里洗去叶片上的灰尘。这种简单的处理对于减少害虫在植株上集结非常重要,尤其是清除螨类等喜欢干燥环境的害虫。此外,在雨天或毛毛雨时把棕榈放在户外也是一个好的办法,但若太阳太强时就不能搬出来,因为这些棕榈植物一直在遮荫的环境中生长,若突然暴露在太阳底下,会导致强烈的灼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