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艳阳明月,也有风霜雨雪。人类每一次重要的技术创新,也都搅动风云,伴随着动荡,甚至战争和流血。 因为技术带来的变革会使生产力的结构随之改变, 旧的利益集团受威胁 ,社会冲突加剧。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8世纪时,英国因为两百多年的全球殖民和圈地,掠夺和积累了大量财富。蒸汽机的出现为纺织、煤炭等领域提供了高效率的动力驱动和运输工具。 蒸汽机车在1810年代发明出来。 但是在发展汽车方面,就遇到了利益集团的抵制。
英国在蒸汽机车之前就发明了蒸汽汽车,载人的平均时速超过8英里。但马车和铁路运输业强烈抵制汽车。利益集团有自己的游说团体,地方政府以及议会中保守派议员也支持严格限制蒸汽车辆。 1865年英国有了《机车与公路法案》, 也称《红旗法案》。
法案规定一辆汽车至少要有三人“驾驶” - 司机和司炉在车里,一名“红旗手”走在车前的路上,提示行人和其它车辆。 汽车的速度在市区内要低于每小时2英里,乡村道路要低于每小时4英里 - 当然了,要不红旗手累死了。

《红旗法案》保护了马车和铁路业的市场地位,但严重阻碍了汽车创新和发展。 直到1896年,其它国家如美国开始了大规模汽车的制造,法案中的多项限制才得到废除。 英国汽车的发展被极大延缓。
美国比英国发展汽车的先天条件优越,是个汽车大国。经历了1890-1910的蒸汽、汽油、电动三者混战,当时美国有超过1800家汽车制造公司;之后的20年福特开启了流水线作业的先河,95%的汽车制造商倒闭;1930年之后的大萧条,又一次引发倒闭潮;美国汽车业进入了GM、Ford、Chrysler 三大巨头垄断时代。 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也曾经用加税等手段抑制日本车的冲击。
2010年世界开启了电车时代。 美国油车的制造商开始对电车业不感冒。 各种游说政府,说环境对气候的影响是莫须有。 美国会两党拉锯战。川普的新政也不支持气候变化论,拜登政府对绿色能源产业和电车给予了政府补贴;川普上台已经终止了一部分,现在对电车的补贴还在,目前有说到9月30号之后会被全面终止。 同时禁止中国电动车进口,这对美国是最有效的国家“补贴”。
中国电动车因物美价廉在世界上受到追捧。 其电池制作技术也领先世界。在美销售的特斯拉还有相当部分使用中国电池。中国发展电车是战略布局,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要遏制环境污染加上贫油,所以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举成为发电大国,有了完整的再生能源产业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国家政策支持铁路和公路的运输电力化,对购买电车者也有补贴,因此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还有一些新的问题可能正在路上。 比如有网友提到中国重型电动卡车的创新和发展。 这种电动重卡在特斯拉的Cyber卡车面前就像一个庞然大物, 其电池重量可达油卡满箱的 6 - 10倍。


特斯拉的电卡电池重量是720kg; 而电动重卡的电池重量是3 - 5吨! 前几年纽约已有停车场禁止电车入场, 或者加收停车费。 因为电车的电池比油车的满箱重了好几百公斤。 电车多了,一些老的停车场承重不够, 或者会影响使用寿命。
中国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标准【*】是按卡车最大允许总重 49 吨或重型电卡 55 吨来设计的,油电重卡都要在这个限制内运营。 电池重量会减少装货量, 如果违法超载就可能超过桥梁设计承重, 让人担心。
同时, 加油站和高速休息站和其它的地方,也要有为卡车准备的充电桩。 也许,中国的基建又要兴起新的一轮了, 道路和桥梁的检测和维修也要加强了。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基建已经“吃尽几代人的红利“。 怎么会呢。 科技的发展,不断有创新出现,基建也需要更新换代呢。
【*】公路分一级、二级;桥梁设计荷载等。公路的承重设计主要体现在速度限制和对重卡车车轴数的限制上。桥梁则有更高的承载要求, 需要摸拟运输流量,一般是公路的倍数。中国交通部已经对电动重卡的最大重量做出了相关决定,如果想用更重的电池, 就要减少装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