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十字大教堂(BasilicadiSantaCroce),由阿尔诺尔弗·迪·坎比奥(ArnolfodiCambio)设计,他同时也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旧宫的设计师。不过这里不像百花大教堂那一带那样人潮汹涌,相对安静得多,但是,热爱文艺的游人一定不会错过它。
1.老窄的街道狭小而曲折,不时还会有汽车挤过,贴着墙根走,仿佛随时有“掉下去”的感觉。不过,走着走着,眼前时不时闪[
阅读全文]

转眼又是一年,佛罗伦萨的雨季渐近。
九月末,这里的雨水渐渐多了起来。几次偶遇雨天,除了一个周末和一次与蒙城朋友的短暂相聚,被秋雨淋得透彻之外,其它时日的微风细雨,倒也丝毫不妨碍我在城中徜徉,反倒平添了几分诗意。
佛罗伦萨,总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型博物馆。这里没有张扬,却在每条小巷与石板路间,都流淌着艺术与历史的气息。
某个雨天,[
阅读全文]

从轰轰烈烈的罗马转移到“文静”的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跟当地人一样提篮买菜过了几周居家日子。上次造访佛罗伦萨还是2008年拖家带口走马观花,这次有幸小住三周,终于可以慢慢咀嚼出些微它的味道来。
1.佛罗伦萨火车站,建筑很是有几分特色
简单安顿下来,住在佛罗伦萨老城区的北边一个叫LeCure的居民区。这个地方正好在布满景点老城区中心的外[
阅读全文]

去年秋天佛罗伦萨和希腊的段子还没整出来,今年已经从巴塞罗那里斯本游历回来了。
三月下到四月上在巴塞罗那前后共待了半个多月,有几位朋友五月要去巴塞罗那,我就勾了一些要点给朋友做参考,流水账没啥文字含量,抛这儿留个记录。照片也就随意贴几张,片片太多,老眼昏花的,看不过来:)
前些时候BBC,TheNewYorkTimes各大主流媒体都有报道,梵蒂冈发表声明称[
阅读全文]

原本想继续写今年秋天的佛罗伦萨之旅,不小心翻到了日本的老照片,9月的某日在京都巧遇梳子祭。一时心血来潮,赶紧涂鸦几笔。有缘在这个时节去京都的朋友不要错过。
京都的一年四季十分精彩,节日特别多,即使只是一间小小的神社或庙宇,也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祭典活动,著名的诸如祇园祭、葵祭、时代祭、五山送火等等。这些祭典乘载先人们的思念,跨越战火[
阅读全文]

梵蒂冈博物馆,是我们此次罗马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上次的RomePass并不包括这个博物馆。这次为了方便参观,我们把酒店订在博物馆入口百步之远。多亏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提早半个多月在官网预定了一大早带英语导览的门票,每人40欧,其实也是仅有的两个位置,20欧的正常门票早已告罄,不知平时需要提前多久才能订到。去年秋天朋友只订到意大利语导览的票,全程听了[
阅读全文]

意大利是一个绝佳的将历史、文化和美味佳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好地方,深受大众的喜爱。而罗马是它们中的王者,有“永恒之城”的美誉。
“爱上罗马的理由实在太多:艺术杰作俯拾即是,开着摩托车的罗马人,歌剧般的匹萨,还有带着乡土气息和老成世故的鸡尾酒。”有人说花一辈子的时间也看不完一个罗马。所以,只有选择性的欣赏,下次再接着看。
[
阅读全文]

今年的九、十月出了趟远门,意大利、希腊两个国家,都是古文明发源地,又是吃喝玩乐的好地方。
经罗马,停留数日,然后赴主要目的地-佛罗伦萨小住三周。希腊的第一站是Ioannina,那儿交通不方便,从佛罗伦萨必须先飞雅典,转天飞Ioannina,在那儿逗留4日后返回雅典,在雅典住了5日后飞Crete(克里特岛),待了两周,最后经巴黎(也歇息了三日)折返回家。
美景美食[
阅读全文]

下周要出趟远门,一鼓作气赶紧把地铁站写完收尾,莫嫌弃偶罗嗦哈。
这一篇写部分绿线地铁站,主要是整理给自己的,缕一缕线索怕以后遗忘。
绿线是斯德哥尔摩的第一条地铁,三条支线分布比较散。这条线我坐得最少,而且市区以外的大都在地面上,多是现代雕塑、瓷砖墙面地面。为了乘地铁而乘地铁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了风景错过了细节。
如果时间有限,不妨睁[
阅读全文]

继续打卡我的蓝线地铁行。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赋予每一个地铁站生命和灵魂。别具风格的设计,真的是“一站一风景”。
蓝线T11通往Akalla,跟T10分道扬镳之后的第一站就是桔红色的Solnacentrum,网红热门打卡站。
Solnacentrum选择烈焰般炙热的绯红色与森林绿色作为主题色,整个车站都是以深红色和绿色作为主背景进行绘制。整个墙面大片的红配绿色块搭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