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篇算是游记呢还是其它,我也说不清了。不写吧总有点过意不去,写吧难免有点啥啥之嫌。矫情吧,权当生命中的记忆,给自己整理的。
*********************************************
去瑞典之前就知道北欧国家的低调(诺贝尔的名字除外哈,他是被高调的吧),去年秋天的斯德哥尔摩之行,着实领略了这一点。
从哥本哈根飞往斯德哥尔摩,我们在斯京的近郊,那个叫Djursholm[
阅读全文]

鸡卷里没有鸡,这是一道名不副实的小吃,称呼鸡卷,可材料中并无鸡肉。
1.鸡卷,外酥里嫩,非常好的餐前小菜
据说,台菜里鸡卷传说有二:一是闽南语脖子发音近似鸡卷;又一说“鸡”与“多”同音。意谓“多出来的一卷”,将剩下的猪肉、剩菜剁碎,调味,用腐皮包卷,入油锅炸熟。如今的鸡卷已不再包裹剩菜,主要以猪肉为主体,搭配鱼浆、[
阅读全文]

最后一日,是个周日,大晴天,白天继续暴走老城,走到腿短。晚上跑到丹麦朋友家聊天说地吃“友情无价”大餐。
边走边看边思考:丹麦人常说的hygge到底是什么?
身为世界上最幸福国家之一的丹麦,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他们推崇“极简生活”,人们乐于骑自行车上下班,街头整齐洁净,节俭环保比奢侈浪费更令丹麦人身心愉悦。
1.一大早的,清[
阅读全文]

丹麦不只有童话,还有米其林餐厅世界第一。
坐拥全球米其林三星NOMA,Geranium的哥本哈根,应该算得上创意美食之都。哥本哈根是北欧拥有最多米其林星级餐厅和最多颗米其林星星的城市,更有五年夺得世界最佳餐厅称号的米其林三星NOMA。不过,好像NOMA今年年初暂时关门过一段时间,主厨跑日本京都展示厨艺去了。
临去欧洲前两个月,有位吃货朋友得知我会去哥本哈根[
阅读全文]

哥本哈根并不需要刻意寻找“童话”,童话总是不期而遇。
小美人鱼,新港河水里梦幻般的倒影,欢乐的游乐场,街头的明净整齐、宁静闲适、从容惬意。。。在那里不时可以直击,童话就在我们身边。
1.绝对不会错过的新港
现实版的童话也不全是仙境般的生活,不是所有的灰姑娘都遇上白马王子,生活里该出现的总会到来,而这些并不妨碍人们向往美好的的[
阅读全文]

从火热的马德里来到高冷的哥本哈根,一下飞机,帅哥出租车司机开着Tesla带着我们沿着哥本哈根的地标兜了一圈,北欧风酷毙地呈现在眼前。
1.
南欧到北欧,突然意识到跨度有点大。温度急剧下降的同时,物价却是直线飙升,大概是西班牙的2.5倍-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幸好自始至终没见到现金,都是刷卡,卡疼我不疼。
这次突然“空降”哥本哈根,是因[
阅读全文]

吃来吃去还是家常菜好吃,但要做好地道好吃的家常菜也不易。近来常常望菜单止馋,观看了一些中国菜谱和视频,即便普通的家常菜肴也是很有一些要点和讲究的,不能太任意任性。比如麻婆豆腐、溜肝尖,我都认真走程序小试了一把,现炒现磨花椒粉确实给力,勾芡是个技术活,溜肝尖虽然有那么丁点儿像模像样,还是算了(我是为了做实验提升红细胞)。不是说猪肝毒[
阅读全文]

磨磨蹭蹭硬着头皮把西班牙的最后一贴写完。虽然说历史古城应该要拒绝打卡游,走马观花的流水帐确实,挺没劲的。
美国俄亥俄州也有个托雷多(Toledo),孤陋寡闻的我好像先知道这个地名,汗一个。此托雷多非彼托雷多,而是位于马德里西南70公里,西班牙最强盛时期的著名古都,这个被誉为“停留在16世纪的城市”,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千年之间,托[
阅读全文]

去年秋天在欧洲浪迹了二个多月,两周在西班牙,余下的日子交给了北欧的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
因为要北上,顺便路过一下马德里看望朋友,同时打卡取个景。顶没出息的,回想起来,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马德里的油条和海鲜拼盘。其实时间仓促,都没来得及光顾朋友推荐的正经西班牙大餐,留给以后吧。
乘火车大概3个多小时到马德里,高铁在路上不知为何停电了然[
阅读全文]

翻箱倒柜,找出几个未完工的中国结手绳样品和一堆上海远房亲戚很多年前辗转托人带来的的台湾玉线。
99年我们一家四口在台湾新竹小住了一个学期(顺便给自己繁重的学生生活放个长假),结识了不少台湾朋友,其中包括外省人(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和土生土长的本省人。初次见面,心照不宣地“不谈政治”,握手自我介绍,便是如同亲人般的亲近。
我们住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