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和血栓。
据报道 强生疫苗引起了接种者血栓, 好多科学家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以前有报道斯利康疫苗在欧盟引起血栓导致某些国家停用该疫苗。区别在于后者是大猩猩里分出的腺病毒,现在强生用的从人分离出来的腺病毒也是如此, 有人推测血栓和腺病毒有关。
如果把血栓的形成归结于腺病毒疫苗的原因,恐怕有失公允。
大家知道,新冠感染者很多都有血栓,血栓发生在各种器官,肺,肝,肾和心脏微血管中富含血小板的血栓,而且男女病例都有。在某些情况下,尽管进行了充分的抗凝治疗,并且与疾病进程的时机无关,这表明血栓形成在疾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肺,心脏和肾脏中发现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丰富的血栓,提示其在血栓形成中起作用。至于血小板变化的不一致,可能另有原因。
应该认识到,血栓的形成是新冠感染这种病毒的特征。无论什么疫苗,大都是让身体模拟病毒的感染过程,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有所警戒,那么疫苗接种可能引起感染时会发生的症状应当是可以预期到的,例如发烧,疲劳,咳嗽,包括血栓。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接种灭活腺病毒疫苗出现了血栓,而mRNA 疫苗报道出现血栓的病例极少(不是没有,据报道,感染Covid-19病人的PVT- [portal vein (liver) thrombosis] 的概率是万分之4.4,流感的PVT 是万分之0.98,辉瑞的PVT 是万分之0.45. --- 感染病毒病人PVT是辉瑞的10倍)。
强生报道血栓的很多,已经到了要禁止的地步,它们的疫苗和辉瑞疫苗对于血栓生成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可能是强生只打一针,而辉瑞和莫德马疫苗要打两次。为什么辉瑞没有一针注射?不得而知。 一个可能是规避风险。而强生自作聪明,只打一次, 结果风险成了现实(虽然比例很低)。
因此,可以推测,如果强生也分两次注射,每次的注射量放低一些,也许就杜绝了(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感冒过的人,或者得过流感的人都知道,流感的病症之一就是头痛,浑身疼痛。 我们知道不通则痛,红肿能引起局部疼痛就和血液流通不畅有关。也就是说流感首先引起血液粘度升高,导致血流不畅通,病人才会感受到疼痛。感冒为什么会发烧,常听说是是免疫系统在和病毒作斗争,这种说法固然正确,等于说人饿了就会想吃饭一样,没增加新知识。感冒后身体发烧除了增加人的免疫力外,还会增加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减少疼痛。其实血液流动加速本身就是发挥人体免疫力的一种途径。
大夫常常让感冒的人多喝水,说是为了补充发烧引起的水分流失,其实多喝水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增加血液流动的速度, 因为血液变稀了。
血液流动不畅的极限就成为一种广义上“轻微型血栓”如果我们把血液流动速度从零到某X值重新定义。因此,广义来说所有感冒流感都可能有血栓生成 (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报道),至少血液流动没有平常那么畅快。
这样认识问题有个好处。无论你注射什么疫苗,都可以做些防范(血栓的形成),至少可以减轻副作用症状的产生,例如保温,多喝水,准备一些血液稀释药物和食品,例如阿司匹林,或者维他命C冲剂等。打完疫苗后的那几天,尽量少吃含淀粉多的食物(淀粉会增加血液的粘度)。
当然总体来说,能“轻微地”感染新冠“病毒”还是件好事,增加免疫力嘛,所以打疫苗肯定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