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1)
2018 (52)
2023 (1)
平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大家都一样。
有人把那样的社会叫做大同社会,中国古来就有这种提法,例如“均田地”常常被作为改换朝代的理想纲领,据说很有号召力,很有点道德制高点法宝的作用。
中国人追求平等几千年了。西方人追求平等也几百年了。现在的社会平等了吗。还远远没有。各个国家都有很严重的贫富差别。当然了贫富差别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社会资源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都是亿万富翁,社会的财富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有贫富,有差别,很正常。
但是那些不涉及天然资源的事情,为啥也有那么多不平等?例如,人会分为三六九等。开个会,都有谁先谁后的列队式走法,坐座位都要排排次序。让人介个绍,都要带上很多“长”。 只能说明很多人,心里向往着不平等,日常生活中追求着不平等,从里到外渗透着不平等。
中国的公务员,要分为很多级别,什么省部级,司局级,县团级,等等。就说部级吧,部级就部级,还要分个副部级,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个初等副部级,高级副部级,永久副部级,荣誉副部级,……。 虽然每次听到说某某人是副部级,副国级,就有一种天然的反胃反应,我至今还是不理解,一个社会搞几个“级”就可以了,真有什么必要,要把人都分成九等十八级? 恕我孤闻寡陋,这是平等思想吗?是马克思所提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社会形态吗?
好了,咱不说了,级别的排座次,那是人家党内的事务。说说不当官的人。大多数人每天都很努力,很辛苦,为啥努力,为什么辛苦? 我可以回答,大部分是在追求“不平等”。
人们的努力,大都是为了名利。其实追求名利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追求名利本身,就是在追求“不平等”。如果你的“利”多了一点,可能有人的“利” 会要少一点。你的“名”大一些,有人的“名”就会小一些。
在一个宴会上,你穿地漂亮一些,是不是在实际上,就显得有些人会寒酸一些。就连酒鬼喝酒,都要声称自酒量大,能喝,为啥,不就是想表现地比别人强一些嘛。不就是说他和别人不一样,是不平等嘛。再说体育比赛,大家都在争第一。这个第一是平等的吗? 当然不是。所以绝大部分人,整天的辛苦奋斗,都是在追求“不平等” 的社会地位,不平等金钱支配能力,不平等的人群影响力。总之,是希望自己比人强。总之,是希望自己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还要再强调说一次,追求以上的不平等,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我们应该明白,如何达到“不平等”,是很多人每天在思考,在实践,在追求着的,而不是相反。
刘少奇曾对一个掏粪工人说过,我当国家主席,你掏粪,都是革命工作的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既然没有什么之分,为什么他不去掏粪,让别人当当国家主席。可见说这个话时,刘氏是多么的虚伪。
也许,那个掏粪工人就信了,就高高兴兴地去干他的革命工作。我只是不知道,他掏粪时,在那种臭气熏天的环境下,是不是会想到国家主席现在再宴会上的举杯畅饮,是不是会想到我现在和国家主席是一样的平等了?如果他真的这么想,那么他和刘主席是一样的虚伪,因为酒香和粪臭是永远不可能相等,或平等的。
就说社会地位吧,如果他有条件可以超越别人,有多少人会放弃超越,而去追求和别人的“平等”?
当一个人在贫穷时,他希望平等,能和别人平等。因为对他来说,平等了,他就前进了几步。对于在社会上占有很多资源的人,他也会说“要平等”,可是他很少放弃他已经得到的东西,这些人嚷嚷着要平等,很多时候是一种姿态,一种宣传,一种给自己争取更多利益的招式。谁信谁傻。
我们不否认,确实有些人会放弃自己高于平等的社会地位,高于社会平均的财富,去(向下)追求真正的平等。但是,更不要否认,绝大多数人都会积极地(向上)追求平等。 也有很多人,向下追求平等是可以,但是不希望太多,不能使自己向下向地伤筋动骨,以至于以后不好复员(原来的社会地位,原来的财富,原来的影响力)。例如政党的头目的(暂时)下野。如果有些人既不向上,也不向下有所追求,那他也就对所谓的平等没有感觉,没有追求(平等)。
大多数人的信奉,认识和实践,构成一个社会的主流和这个社会的情操。以上所述,说明了“追求平等”对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别人的事,是一种空中楼阁的理念而已,说白了,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
自然也有有理想的人,会放弃那些额外的机会,而追求机会平等,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没有提到公平,根本就不可能(和我没谈到的概念)混淆。
我只说,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机会最大化,而不说平等。
“另一方面,只要有一部分人认同,理念就有价值!”-----这话不敢认同,要看大多数人多理念。“杀富济贫”也有(一部分)人认同,这个理念是否也有价值?还有杀人取乐,也有人认同,是否有相对价值存在?
不可置疑,现实中有时不得不某种程度牺牲“平等”,因为“平等”不是生活或生命的一切。
另一方面,只要有一部分人认同,理念就有价值!正因为绝大多数政治理念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或者遵循;所以理念只有相对价值。没有绝对性。但是,人不能以没有理念绝对性为由,来否定理念价值的相对性。
很多处于下游的人们希望平等,而处于上游的人不想(拒绝)平等。无论是对机会,还是后来的结果,都是这样的。 下游的人们希望“平等”,并非源于理念,而是源于自己现有的劣势。所以希望平等是假的,只是为了利益而已。
例如上大学,有的大学对校友的孩子有照顾。几乎没有校友的孩子会隐瞒自己是校友孩子这个事实的例子。因为他们不想失去(额外)的机会。就是说他们不希望有“平等”,因为他们在上游。
如果人们在具体的事情中希望有“平等”,那“平等”就有存在的现实依据,及无法存在的幻想之间的二元对立。而理性,就是引导人进入符合现实的解析过程。所以,追求绝对,平等是个伪命题,寻求相对,平等不是伪命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合理的。真理与非真理往往就在度的差别。
就是说到具体实践,机会少的人希望和大家平等,机会多的人不希望和其他人平等。例如上大学,有的大学对校友的孩子有照顾。几乎没有校友的孩子会隐瞒自己是校友孩子这个事实的例子。因为他们不想失去(额外)的机会。
我的问题是,他们想不想和大家有同等的机会?
例如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多少人希望在受教育这个过程中平等,例如上同样的学校。
虽然每个人有平等的权利去追求。例如平等的审判辩护权,但是实践上在法庭上,常常一方不希望对方有过多的辩解,而自己能有尽可能多的辩解。我是说是他们内心的希望是这么样。有权利和个人的希望还不是一回事。
对于每一个人,是否他希望追求和比他差的人(群)的所谓平等,还是(希望)追求比他强的人(群)的平等。至少在愿望上(不一定能到达),理想上他(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
相反,否定理念的价值相对性,就如同否定人性。社会的价值,或者真理性仅仅体现在,应用价值理念做事时,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抽象化,绝对化理念,或者,完全否定理念价值都是不可取的。
人类很多理想可能甚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但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具有想象的能力,就是能对还不存在的事情有憧憬,这就是追求这个词存在的意义。
而这种追求导致的结果,哪怕不是理想的,也是构成了所说的人类文明的内容,因为这个概念是人类逐渐远离动物本能的过程。
因此,人类的追求是人之所以是人而不再是动物的唯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