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趣事

挖掘留美生活趣事。为啥只有趣事段子?生活这么五味,开心一下,不整那些沉重的东东。一笑了之,别对号入座。
正文

留美趣事B07:1996-06:考古题高手

(2010-10-10 21:52:37) 下一个
知道留学生(不光老中)成绩为什么那么好吗?地球人都知道:考古题贝!

论考古题战术,考过托,考过G,尤其上过那个EDU学校的同学们,都经历了登峰造极版训练。(你想啊,差点把ETS的题库干光了)。相比之下,区区几门功课,还不是小菜半碟。就算美国教授绞尽咖啡,变换题目,只要你搞得到3-4年的考古题,这门课板上的钉子就顶了一大半了。操练这一真经高手,书轻松许多。

可话说回来,练啥功都有个度。有一哥们,拿到了考古题,还是Project的Source Code,一高兴就喝了两盅。再一激动,Code一行未改就发上去了。懂行的同学都知道,这Source Code里有不少Comments,有很多”Identity“地雷。象"This algorithm is coded by: 王老五",“Bug needs to be fixed later: 王老五”。这都跟长城上看到的”王老五到此一游“,“张老三钦此“是一样的,都是或出名或犯罪证据。原封不动交上去是一定会被”探子“程序抓住的。而且,证据很确凿,后果很严重。

自然,那哥们的这门课挂了,学位好像也泡汤了。这不光是血的教训,还有哗哗的眼泪:咋能这么不小心呢!一考古题高手总结到,“考古题是一定要用,但要用得恰到好处”!思想再三,好像基本上等于啥也没说。

通向A的道路上坑还是不少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四月的风 回复 悄悄话 人生如戏! 不是drama的那个戏,是game的那个戏,呵呵。
你要是沿著硅谷知青的足迹走,整好考古题,保证你过五关斩六将,能到找工那一级......到了那一级再找code到下一级。
你要是沿着韩寒的足迹走,就是另一种GAME了。不是人人都能整的。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