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肖邦

(2010-09-30 21:12:37) 下一个

波兰作曲家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 ~ 1849) 善于用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诗意,把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了精彩绝伦的境界。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肖邦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浪漫的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肖邦1810年3月1日出生在华沙附近的一个田庄里,他从小便已显露出来非凡的艺术天赋,他六岁起开始系统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11月华沙起义前夕,肖邦离开祖国经维也纳到法国巴黎定居。 在巴黎,他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特别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恋爱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1836年他开始患肺结核,症兆日益加重。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同胞开了最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终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临终前他要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肖邦的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大体上可以用他离开祖国的那一年作为两大时期的分界。他在1830年之前的创作同波兰民间音乐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他这时期的作品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但延袭了风靡一时的偏重技巧的传统写法。在1830年之后,肖邦的创作 已完全成熟。从1838年到1845年,肖邦最丰产的年头,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如几首叙事曲和奏鸣曲,最优秀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都是在这段时间 写出的。肖邦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的代表和喉舌,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相联系,因此舒曼称其为"藏在花丛中的大 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