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D19:夜宿电影旧村
7/29/2025|雨转阴|17–18℃
今日路线:从 Jørundgard Medieval Center 出发,前往 28 公里外的 Toftemo Tourist Station。
经过连续几日高温,今天终于迎来了真正的降温。昨夜山谷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夜色中只能听见风穿过中世纪村落木屋之间的空隙,掀起屋檐,拍打窗棂。隔壁住着两位德国路友,一早遇见时他们满脸倦意,说昨晚门缝被风吹得咣咣作响,几乎整晚没怎么合眼。
雨水把山路冲得湿滑泥泞,我决定今天继续搭乘公交前往目的地。相比涉足泥泞、冒险赶路,挪威高效便捷的公交系统更值得好好利用,也更适合此刻顺应自然的节奏。朝圣不是来挑战自己,征服自然的,而是让身心与环境调和共处,是来体验快乐和美好的。
晚餐时,我与几位新认识的德国路友坐在餐厅长桌上聊天,话题又一次聊到挪威的公交系统。他们一边喝着热汤,一边频频点头说:“Norwegian public transport is surprisingly efficient.” 他们说,虽然德国也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但在偏远山区、乡镇与乡镇之间,像挪威这样接驳顺畅,系统透明,确实很罕见。这让我心中暗自一笑:看来我对挪威公交的赞誉,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惊叹,而是真正的事实依据。德国人都点头的事,差不到哪儿去。
今晚的住宿地,Toftemo Tourist Station,又是一处令人怦然心动的地方。每位路友都被分配到一间独立的小木屋,木屋设计温馨、设施齐备,有冰箱,取暖设备,甚至还有一张露台小桌,可以坐着看山看云。一间小木屋足以容纳三四口之家,价格却只需约 50 美金。这种高性价比在挪威旅行中可谓十分难得。据说在 DNT(挪威登山协会)系统内的山屋价格还会更便宜些,真令人心动,走完这些朝圣之路后,我也希望有机会用几段时间深入体验 DNT 的山屋系统。
沿途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在挪威,大自然不只是存在在那里,而是被系统性地整合进了社会生活之中。国家在山野之间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是为了盈利,而是真心让人们可以走出去,接近自然。无怪乎挪威人如此热爱户外生活,徒步、滑雪、露营、皮划艇……。从Oslo一路走来,沿途看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房车(RV),而沿途的公路边、河谷旁、林间空地上,随处可见设置良好的房车营地。电源、水源、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真正让“随走随住”变为生活常态。
挪威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国家。所谓“以人为本”,不是口号上的温情,而是渗透在制度、资源分配与社会精神中的一种深层次信念,人不是为效率服务,而是生活的中心。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活得舒适、有尊严、有自由。
天色渐暗,小木屋外开始飘起细雨。雨声敲在木板屋顶上,节奏温柔。我在桌前写下这段日记,窗外的绿色山峦仿佛静静守候着这条朝圣路上每一位路人的故事。
明天的路还长,但我开始明白,走完“圣奥拉夫之路”不在于到达哪个终点,而在于一程一站中,心境如何变得丰盈与自由。
以下是今天途中随拍。
早晨经过的Nord-Sel kyrkje教堂。教堂前电影《Kristin Lavransdatter》主人公Kristin Lavransdatter塑像。
Dovre Church。
今天入住的营地。
我入住的小木屋内。
德国路友入住的小木屋内。
上篇:D21:旅行无需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