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爱你多少方为适合?

(2013-08-03 07:12:03) 下一个

最近读印度裔女作家Jhumpa Lahiri的短篇小说,有一个小迷你系列: Once in a lifetime, Year ‘s end , going ashore.




 

Once in a life time, 说这俩孩子从小认识, 因为父母是好朋友。他们两家童年时离开, 男孩子全家迁回印度, 等他们十几岁是, 男孩子全家又迁回,并暂时借住在女孩子家。印象最深的是那男孩和女孩在冬天林子里, 立在很久以前一家人的墓群前, 男孩告诉女孩自己妈妈的癌症了,活不久了, 很羡慕地下一家人埋在一起。。。。男孩子母亲去世后,遗言把骨灰洒在海里。。。

Yeay’s end故事说是男孩子爸爸又结婚了, 男孩子从大学回来过圣诞节,和继母及继母的 俩个来女儿小心翼翼的竭力周旋,努力想关爱俩个继妹妹,可她们这样那样的举动, 总是不经意地触动他紧紧关闭的有关母亲的记忆之门。。。 最后因为新来妹妹们好奇之下翻出了妈妈过去的老照片, 男孩子突然失态, 自己新年前夕,冲出离开家, 开车在纽英格兰冬天的海边漫无目的地游逛, 失魂落魄, 最后把妈妈那盒子照片埋在冷风呼啸海边。

最后going ashore,两个童年结识已是成年的人在意大利相遇, 并碰撞出爱恋的火花。 最后却还是各自走自己的路。 分开后男孩子来到泰国在海啸中丧生, 临死前游在海水里,偶尔般地记想起母亲,也许是母亲的骨灰本在海里? 女孩子结婚了,孕育着和别人的新生命,却哀伤着世上男孩子没有留下一缕痕迹。

 

故事里的男孩子永远没有走出丧失母亲的忧伤和哀痛。 他一直努力想摆脱忧伤的影子, 极力想忘记过去。
他的父亲娶了继母,
 生活继续, 把以前的恩爱翻过去, 和新人从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可这男孩子没有能够翻过这一篇,就像书里写道:“
learned my mother was dying a sensation
that had dropped anchor in me and never fully left
Lahiri的笔锋像把小刀,简短干净,细致委婉,那么耐心地一点点地划, 一点点地刻, 一点点地扎,
反反复复,人的一颗心,就这么被蹂磨得失落酸楚疼痛。





生活中, 孩子于父母的缘分浅, 做父母常常失落黯然; 孩子于父母因缘深厚, 人们羡慕感叹, 可看了这系列故事后, 是不是宁愿孩子们与自己的缘分浅薄点呢?

人生于世哪里能够许多如意,我们平凡众生修行不足, 又哪里做的了自己的主。孩子是前世所修的亲与爱, 自当珍惜再珍惜。如果半路相抛闪,黄泉路上, 又如何能不心酸肠断一步三回头? 我佛慈悲  教导我们放下一切爱欲情恨,一切皆空。

呀, 满天泪雨化成花儿朵朵,花儿朵朵飘在空中;五蕴皆空,空空中,冥冥恍惚, 那个最亲最爱的似有非有的笑脸, 却依然是孩子那张亲爱的笑脸。

阿弥陀佛,大智大悲的佛陀,请开示:亲子挚爱,如何可得解脱?缘何要去解脱? 

我等修行定力皆不足,不可解脱,不得解脱,那么,慈悲的佛陀,愚钝如我等,爱到多少方为适合?






 


08/03/2013by 吉衣三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