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初恋》想到的点点滴滴 (2009年)

(2017-07-09 01:26:04) 下一个

 (这是一个跟贴,为自己做个保留)  

读《初恋》想到的点点滴滴

读岳先生的小说和这楼里朋友们的回贴都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作者借那个时代的“初恋”故事来回顾和反思那场运动那段历史的时候,有着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批判,犀利的文笔和正确的判断!

读《初恋》心中有一种深沉的疼痛,但一时又说不清这恩怨情恨的是非曲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太熟悉的生活和故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传奇”,但真正懂得真正理解这段生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包括我们自己在回望的时候在解释的时候都会越来越顾此失彼虚无飘渺,而比我们年轻若干年和我们的下一代人,听这样的故事大概就像听中世纪的故事差不多。他们不理解而我们自己就真正理解吗?我常常很怀疑自己。

看到任兄写:“……‘初恋’是对异性的初恋,也是对信仰的初恋。” 很是同意。这让我似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那么痛。都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把这个话题放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就必然的更加复杂和怪异起来,更加不能随意的一概而论随意的乱扣帽子。

这个故事是男主人翁叙述的,这让我们能清晰细腻起伏婉转地的感受到他的情感脉络,他那倍受煎熬的爱意柔情能唤醒我们年轻的记忆。但女主人翁的情感心路给我们的感受是间接而模糊的,尽管如此,对这位“脸上贴着‘红字’的‘贱民’”(菱姐语) ,还是让我深感熟悉和同情。

这是一个没有路的女人,她的世界是冰冷的,没有安全感的,然而她还是要极力地寻求光明和温暖,而实质上是在寻一条活路。(当时的她不可能看到她实际上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出路的,而今天的我们可以看到了。) 她把自己的“初恋”--- 对爱情对信仰的全部真情都放在了一个人身上,她把他看作“卢嘉川”、“江华”式的人物,她的信物(镰刀) 她的踌躇(迟迟不发的信) 是一脉相承的,最后毁了她的恰是她的“初恋”--- 爱和信仰!

他爱她吗?这位充满了英雄主义毅然又绝然的党员,可以被推荐上大学,前程远大又沉浸在爱情哀怨中的男孩,对女孩生活和精神的重负,对她的恐惧和希冀似乎寞然又无知,也许至今都不明白:所有的希望都破灭,所有的道路都截断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遭际?!

既然说到爱情,今天的我们应该比当年成熟许多。应该看到爱情的一部分---性在一个禁欲扭曲又缺乏普及教育的时代,在理解和表述上是障碍重重的,也就是男女在这个问题的感受是有先后有差异的。这就造成了在实质上男女之间的互相不了解和不理解,所以很可能男孩的哀怨和女孩的无辜是一种青春的无知和误会。比如男孩会把性看得很正常和自然,因为他的身体在自然醒来,而女孩在没被唤醒之前,会把拥抱看成一条警戒线,过线则大逆不道。而小说中的女孩也许她的镰刀她远远的思念和关注就是她爱的全部,她真的还没有想到更多,而初恋不给她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再说“自尊”,我觉得从人性平等的角度讲,在爱情的层面上不管是保尔还是冬尼娅;不管是牛虻还是琼玛;不管是他还是她,自尊和尊重是共同的互相的;爱的追求与拒绝的权力也是自由的平等的,并不存在谁比谁更有决定权更高贵。

对不起!说歪了楼了,我只是希望不要简单化的对待爱情这个人类大难题。

2009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