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儿子暑期“上山下乡”

(2010-05-31 19:07:16) 下一个
儿子16岁多了,这个暑假跑到山东费县沂蒙山农村一所初中教英文。 想当初咱也是16岁去了内蒙,看来还真是“龙生龙......”

儿子到校第一天,镇长也去欢迎,说是如今中国只有县级学校才能请到“外教”,认为一个乡里的初中能有“外教”很荣幸。 好嘛,儿子成“外教”了。

儿子教了一星期,每星期要教20节课,每天平均4节。 我问儿子课数是否偏多,儿子说学校觉得能来一个“外教”不容易,所以把其他一些课程停了,为儿子的英语课腾出课时。 校长反映儿子教得不错,很受学生欢迎。 相较而言,在同一所学校暑期实习教英文的两个山东大学的学生,其中一位因为被反映教学质量欠佳,只好改教劳动课。 大夏天教劳动课!

中国学校里的教育方法这些年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儿子课上讲话多了嗓子痛,我对他说,你嗓子痛,是否可以多组织学生讲,把他们分成小组活动。 儿子说他在试验,但那些学生完全不适应那样自由的方式,还说别的老师讲英语课也是大部分时间自己在说,而且都说中文。 天老爷,上英语课都是老师在讲中文,这可怎么学得好。 儿子说他用英文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 学生只会用中文回答,似乎完全没有在英语课上要尽量讲英文的意识。

中国的城市今非昔比,但是中国的农村很多地方仍然很艰苦。 校长教了十年书,如今每月工资一千大元,一般老师可想而知。 儿子住的地方常常会断水,锅炉房基本是摆设,也没得澡洗。 儿子房里没有镜子,儿子说“不照也好”。 至于厕所,自然是那种离住房远远的,最原始的那种。 亏了离得远,否则...... 学生大部住校,有食堂,但伙食质量很差,按爷爷的说法就是“没油水”。 老师们不在那里吃,都跑到校外小镇上唯一一个饭馆去包伙。

但是学生们真的很努力,儿子好喜欢他们。 如今农村也很重视教育,父母们不向过去那样要求孩子们夏天在地里打帮手,而是宁愿让孩子多念书,孩子们也大都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知道要勤奋。 儿子嗓子痛,我问他要不要由我们向校长反映一下,他拒绝了,说自己非常喜欢给那些孩子们上课。

据近年回过内蒙的朋友们讲,除了我们当年种下的树,内蒙那片地方没有留下多少我们曾经的奋斗的痕迹。 相较而言,儿子在农村教书,他的“上山下乡”应该比我们的当年要有意义得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