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朝鲜战争60周年祭

(2010-06-11 14:30:11) 下一个
朝鲜战争60周年祭

余地

一、 “保家卫国”的弥天大谎

1950年6月25日,得到斯大林、毛泽东大力支持和援助的金日成,悍然入侵韩国,引发了冷战时期自由与极权两大阵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史称朝鲜战争或简称韩战(1950.6.25~1953.7.27),中共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北韩叫“祖国解放战争”。

珍珠港事件,让美国深刻地领悟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对邪恶的容忍就是一种纵容。金日成入侵韩国,等于是把粪便泼到自由世界的脸上,如果不受到严厉的惩罚,无疑是对苏联阵营扩张野心的鼓励,他们必然会得寸进尺,把小国变成一个个韩国,成为威胁自由世界的基地,最终导致世界大战。

6月26日,韩国遭受入侵的第2天,自由世界同仇敌忾,联合国安理会以13比1(苏联缺席,南斯拉夫投反对票)的票数通过议案,美、韩、英、法等17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联军)。其中,人口仅数十万、全国兵力只有1个营的卢森堡派出1个排44人参战。7月1日,由440名美军官兵组成的史密斯特遣队被空运到釜山附近,成为美军与敌人交火的第一支地面部队。应美军所请,日本秘密出动46艘扫雷艇、1200名军人负担扫雷任务。此外,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向韩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连海地政府都捐赠了2千美元,让韩国人感念至今。

9月15日联军在仁川的登陆行动成为韩战的转折点,被打得狼狈逃窜的北韩危在旦夕,不得不向斯大林紧急求援。10月1日,中共建政刚好1年,毛泽东接到了斯大林要求中共出兵的电报。中共为何出兵?出兵导致了怎样的结果?谁是韩战的胜利者?

60年过去了,中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和愚弄,竟使得大多数国人至今仍然认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支援北韩民众的正义之战,打败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打出了国威、军威,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美援朝”本身就是谎言,中共与根据联合国84号决议成立的联合国军为敌,而不是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克拉克将军是联合国军总司令;“保家卫国”更是无稽之谈。

中共现已无法否认北韩是侵略者的事实,转而采用“朝鲜战争爆发”这样的模糊表述,一口咬定美军(联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出兵具有 “保家卫国”的正当性。中共撒下的这个弥天大谎,最应当戳穿,也最容易戳穿,却又偏偏没被完全戳穿。很多大陆学者资料掌握得不少,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这个谎言,不是人云亦云,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保家卫国”的谎言不仅使中共出兵具有正当性,还可以克服部队的厌战情绪。1970年10月10 日,毛泽东告诉金日成:“你如果不提‘保家卫国’,他也不赞成啊。他说,只为了朝鲜人,不为中国人还行啊?所以我说,是为了保家卫国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个地方去卫。你不去支援朝鲜人民保卫朝鲜,还能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这样战士就理解了。”

众所周知,二战之后,为应对苏联的威胁,美国将战略重点始终放在欧洲,参加韩战的最低目标是捍卫韩国的自由,不受北韩的蹂躏,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解放北韩而已,压根就没考虑过假道北韩进攻中国。同情蒋介石、试图扩大战争规模以教训中共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因与美国这一既定国策发生冲突而被解职。

中共关于韩战的书刊、影视汗牛充栋,极力渲染中国安全如何受到威胁,为表现志愿军的功绩、神武,以及联合国军的狼狈,无一例外地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错误,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第二次战役》:麦克阿瑟决定发动圣诞节攻势,“消灭最后一批残存的北朝鲜人民军,平定朝鲜半岛”,他飞临战场宣传这次攻势是“最后的攻势”,战争“在两星期内就会结束”,大家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以突出志愿军迫敌退守三八线的勇猛和戏剧性。

从中共自己的记录中便可看出,即便麦克阿瑟如此憎恨中共这个邪恶政权,在第一次战役与中共交火后,目标也只是“平定朝鲜半岛”、“打到鸭绿江,回去过圣诞节”(《彭德怀自述》),并无进攻中国的军事计划。

在美国1977年拍摄的《麦克阿瑟传》里,由于美国政府严禁越境轰炸中国境内目标,鸭绿江大桥只能炸毁北韩境内的那一部分,麦克阿瑟发出不无苦涩的感叹:“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我第一次命令只能把一座大桥炸一半,而且是必须从大桥中间的分界线开始炸毁一半!”这个情节生动地反应出一个嫉恶如仇的将军,与深谋远虑的文官政府之间的矛盾。

《彭德怀自述》关于毛泽东因为同情北韩才力排众议坚决出兵的回忆,被很多学者引用。不同情经历了14年抗战、3年内战、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国人,而去同情一个狂妄自大的战争狂,毛泽东对金日成惺惺相惜:“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但是,毛泽东不是3岁毛孩子,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暴君会因为他的那点同情心,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英等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为敌?毛的战友也不会同意。

10月3日,斯大林收到了毛泽东发出的“暂不出兵”、建议北韩上山打游击的电报;10月5日,苏共中央决定:为避免苏联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即使放弃北韩也在所不惜。世界大战、核大战可不是好玩的,何况美国还有使用原子弹的实战经验。但斯大林还想再做一次努力,看能不能把中共拖下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双方的军事结盟主要针对日本。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中共畏惧日本和急于攻占台湾的心理,致电毛泽东,胡说出兵很可能迫使美国放弃台湾,如果中国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因为同中国签有互助条约。这需要害怕吗?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我们在一起将比美国和英国更有力量。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让他现在就打”。斯大林甚至说,再往后拖几年日本军国主义就复活了,北韩将成为日、美的桥头堡。

“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给毛泽东吃了一颗定心丸。何况,即便中共出师不利,大不了退回国内,美国不可能置欧洲于不顾,倾其全力对中共发动大规模进攻。于是,接到斯大林电报的当天,没有后顾之忧的毛泽东彻底上了贼船,充当斯大林的帮凶,驱使上百万炮灰为金日成政权殉葬,以换取苏联的援助,赢来共产革命的高潮。

二、谁赢得了韩战


北韩在侵略战争初期势如破竹,令毛泽东很是瞧美军不起,曾在1950年8月9日的政府会议上嘲笑美军“战斗力太弱,不如德、日军队。美帝是不可怕的”。由于他的一意孤行,中共倾尽全国的人力、物力,在韩战中投下巨额赌注。战果如何?打出军威、国威没有?

1950年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的中共军队秘密入朝,21日与联合国军发生遭遇战。初战告捷,似乎验证了毛泽东对美军的判断。毛泽东连发4封电报,逼得9兵团在缺乏御寒衣物的情况下仓促入朝参战,以致后来发生冻伤3万多人、冻死4千人的严重后果。

11月2日,长津湖战役打响,中共投入最精锐的9兵团的3个军12个师、15万人,狂妄、无知到了极点的毛泽东电令彭德怀等人,要求一次性歼灭美军几个师。在太平洋战争立下殊勋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被分割包围的消息,一度让美国国内产生巨大的恐慌;11月18日,毛再次致电彭德怀:“美国人是可以战胜的,美国军队比起蒋介石的某些能战的军队其战斗力还要差些——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罩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

长津湖战役于12月24日结束,9兵团竭尽全力试图实现毛泽东 “歼灭几万敌军”的要求。然而,双方在武器、通讯、制空权、后勤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战役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中共战斗伤亡、冻伤、冻死等损失合计高达6万多人,“三个军都因参加长津湖作战受到损失而失去了作战能力”。联合国军战斗伤亡6千多人,其中,陆战1师阵亡604人、伤重死亡114人、失踪192人,伤亡总数为4418人。

早在12月1日,9兵团就在向志愿军总部发电报里检讨作战失利:“这次作战打得很不好,不仅未能全歼美陆战1师及第7师,反遭巨大减员,严重缩小战力。”

1951年1月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否决了彭德怀要求部队后撤、休整的正确提议,命令“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其目的是消灭二至三万美军和伪军及占领大田-安东一线以北的地区”。

准备不足的彭德怀被迫匆忙发动第四次战役。这次战役不仅蒙受巨大的人员、领土损失,而且错失了联合国提出的有利于中朝的停火条件。

发生在砥平里的战斗是第四次战役中最为关键的一仗。1951年2月13日晚,驻守在砥平里的美第8集团军第2师23团和1个法国营的4千人,面对中共军队数万人的狂攻,毫无惧色,整整打了一个通宵,法国营外籍军团的老兵甚至发动了反冲锋,显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14日晚,中共在砥平里周围部署了近9万大军,有数万人再次发起惊涛骇浪般的狂攻,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有几百人硬是突入了美军用坦克炮、榴弹炮、迫击炮、机枪、步枪构筑起的防御圈;15日,眼看砥平里就要失守,美骑兵1师微不足道的援军及时杀到,令损失巨大、心理已达极限的中共军队彻底崩溃。

陆战1师英勇、出色的战斗,让彭德怀根本无法从参加长津湖战役的12个师里抽调部队去加强对砥平里的进攻,极大地减轻了美第8集团军的防守压力。赢得砥平里的胜利,更是令联合国军士气大振,彻底扭转了战争态势。

1951 年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喜出望外的社论:“陆战1师突破自诩不败的中国精锐军队的重围到达兴南,带着装备、伤员和俘虏起航前往釜山时,朝鲜战争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样式了。长津湖作战的消息、照片和电影对决定美国的政策,比大辩论中的所有言论作用都大。美国人民和得到加强的第8集团军现在决心留在朝鲜!”

9万大军伤亡上万,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砥平里!砥平里战斗是在中下级参战指挥员的坚决要求下停止的,这在中共战史上非常罕见。为了让后方的毛泽东不要再瞎指挥,彭德怀不得不亲自回北京说明军队的艰难处境,试图帮助毛泽东回到现实中来。但收效甚微,第四次战役4月21日刚结束,彭德怀22日便在毛的要求下马不停蹄地发起了第五次战役。5月26日,毛泽东在电报中要求彭德怀:“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毛泽东的胃口小了,但一个营的美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歼灭的。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利用中共军队补给困难,粮弹只能维持7天的弱点,充分发挥联合国军火力强大和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致使中共在第五次战役中遭到参战以来最惨痛的失败,伤亡高达20万,1.7万人当了俘虏,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阶段。

中共对日军的畏惧由来已久,1940年10月30日的关家垴战斗,彭德怀指挥八路军3个旅2个团的2万多人,围歼日军冈崎大队的5百多人,血战两昼夜,伤亡数千,而日军仅伤亡2 百多人。毛泽东终于开始明白,日军的王牌部队几乎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消灭的,美军是一个比日军更为可怕的对手。在中朝的一致要求下,斯大林同意开始停战谈判。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手段,难以想像打不赢而仅靠谈判获利的情况。1951年1月联合国提出的谈判条件包括由美、英、苏、中四国代表讨论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遭到妄想把联军赶下大海的毛泽东的拒绝。现在,连续获胜的联军兵强马壮,不等美国开口,毛泽东自己都不好意思提什么台湾和联合国的代表权,7月5日提出的谈判条件主要是回到战前三八线和俘虏遣返问题。敬酒不吃的毛泽东吃了一大杯罚酒,可怜只可怜中共的那些炮灰,哪个不是爹妈生养的?

占据战争主动权的联军,当然不可能把吃进去的又吐出来,坚持要在目前的战线下停火,如果回到战前三八线,根本没得谈。谈判破裂,打了两个月,联军又把中、朝打回到谈判桌上,并被迫同意在目前的战线下停火。金日成偷鸡不成倒蚀一大把米,战后领土面积比战前大为缩水。金日成满以为这下可以达成停火协议,不料,不成问题的战俘遣返又成了大问题。

本来,联军想用11.2万名北韩战俘、2.08万名中共战俘换回被中朝方面俘虏的4417名美英籍战俘和7142名韩国战俘。然而,上万名中共战俘坚决不愿回到中共统治的大陆,为此不惜自杀、自残,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决绝和发自内心的对中共独裁统治的愤恨,极大地震撼了自由世界,《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呼吁联军千万不要在战俘问题上向中共妥协。在舆论的压力下,考虑到强制遣返不仅有违自由、正义的原则,还会导致战场上的敌人不愿投降(反正要被遣返),联军改变了态度,1952年5月明确表示战俘自愿遣返的原则不可动摇,要打就奉陪到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所谓共产主义是无视人类的尊严和人类自由的一种制度。我们决不能同意将那些渴望自由的人们强制地遣返到那样的制度之中去。”

战俘自愿遣返而不是俘虏全部(强制)遣返,意味着反共战俘可以选择前往民国(台湾)和韩国,上万名中共战俘将用脚投票,表达对“新中国”的唾弃。“志愿军”战俘志愿投向台湾的怀抱,还有比这更辛辣的讽刺吗?气得发疯的毛泽东,断然拒绝金日成关于停战的哀求。与捍卫韩国的自由一样,为了让那些自愿离开共产党政权的战俘能够获得自由,联军不惜继续战斗下去,实在令人感佩。

1953年3月支持毛泽东的斯大林死后,苏共中央厌倦了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没有胜利希望的韩战,要求中共不要在战俘问题上继续拖延下去,毛泽东只能同意。7月27日,在北韩领土比战前整整少了2400多平方公里、战俘自愿遣返的情况下,停战协定签字。

联合国军无可争议地赢得了韩战的胜利:军事上,达到了捍卫韩国的预期目的,还占领了原本属于北韩的2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政治上,在停战谈判中掌握完全的主动,原则性要求全部得到满足。

1953 年11月1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红色滑铁卢》的文章:“共产党劝说战俘回国的努力持续得越久,板门店附近的‘解释’帐篷区就越像是他们的滑铁卢。在这里他们正遭遇着最丢脸的失败。”

1954年1月,选择前往台湾的14235名反共战俘,向世人宣告中共战场之外又一次可耻的失败,“志愿军”的谎言大白于天下。他们在台湾的人生旅途,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的也历经坎坷,但无论如何,比起那些回到大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饱遭摧残的6 千多名亲共战俘,简直是天壤之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