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论证来世的存在 (十九) 写在结尾的话

(2015-07-14 07:09:30) 下一个
主观自我----论证来世的存在 (十九)

写在结尾的话



自从文明开始,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而不可理解的。他们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的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
----史蒂芬·霍金

本书写到了这里,关于主观自我与来世的讨论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在结束之前,笔者想再一次强调,本书的内容既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宗教迷信,而是在一个简单、合理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严肃的论证。“来世存在”作为结论是否正确,取决于论证的依据是否坚实牢固,论证的过程是否合乎逻辑。我们的主要依据“宇宙对称性公理”实际上是简单的逻辑三段论,正是因为其简单,所以才坚实。而本书中所用到的感性经验,也毫无神秘可言,笔者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近乎常识,只不过通常我们并不用这样的方式去分析这些经验。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通过主观自我证明来世存在的论证过程:首先,从客观这个角度上提出假设,假设我是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其次,把意识分为客观意识和主观意识两个层面,通过想像也就是从主观意识层面把握人脑产生的这个自我到底是什么;然后,从客观意识层面论证自我并非我独有,这个人脑和那个人脑没有本质区别,产生的主观自我也没有质的区别;最后,再次通过想像也就是从主观意识层面去理解只要一个人有主观自我感觉,这个人就一定是“我”,这是主观自我这种感觉的实质。进而探讨如此多的人每一个都是“我”是怎么回事,从而得出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我”的一世,现在正在经历的是今世,其它的全都是来世。
另外,在相对论的时空观的基础之上,论证了“现在此刻”这个概念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概念,因此,以“现在此刻”分界的过去和未来也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概念,所谓的未来从客观的角度看,与过去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历史没有如果,将来同样确定,也就是命运存在。
整个推理和论证的过程并不复杂,笔者只是奇怪,到现在为止没有人发现它。或许有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悟,但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既没有深入地思考,也没有整理和系统地论述,最终只不过是瞬间即消失的闪念。
笔者尽可能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对于有依据的经过足够严密推理得出的结论,相信它并把它呈现出来,而并不是非要回答所有问题,更没有任何进行道德说教的目的。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本书所得出的结论已具有足够惊人的颠覆性,它和我们以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不同,和已知的任何派别的信仰都不同。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模式:
“因为跟我的想法不同,所以是错的”;
“因为我上学时是好学生,费了好大劲才背熟了这些知识,所以我的想法不同肯定是错的”;
“因为我得到的知识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是刻在石头上的,是在高山之巅的宏伟寺庙里由一位大师传授的,所以不可能是错的”;
“因为我学习的教科书是权威机构修订的,有数以亿计的人相信,所以不可能是错的”;
……
虽然不能说这样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可取,但只要深想一层,不难发现,他们都不应该是判断对错的标准和依据。
本书开篇《引子》中已经明确表述了这样一个原则:认识是发展的,不存在因为是谁说的所以就正确这样的逻辑,也不存在越古老的学说就越高深越正确这样的逻辑。我们只关心,现在我们把什么样的认识当作真理,而它必须是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而非人云亦云地迷迷糊糊地就相信了的。
然而我们今天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相当多的人对于一个学说是否是有科学依据的、严谨的、有价值的,根本缺乏通过内容本身来判断的能力与耐心,而是需要权威机构给它贴标签。他们实际上只是在相信标签。
因此才会有伪科学施展手段抢“科学”这顶花冠,似乎“科学”了就能如何如何。还有对媒体的兴趣超过了实验室,靠生产“基础科学理论”为生的团队,对那些内心与其说是求知者,不如说是运动员,天天想着捧金杯的“研究人员”,又能有多少带来真知灼见的期待。
对求知的执著,是人性中最为光辉灿烂的部分。但仍然有 “身在此山”的迷惑。我们经常会遇到“到底需要知道什么,为什么和如何知道”这类实际上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科学今天的成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已经奄奄一息。
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和改变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使得人变得自满了,以为有了“科学研究方法”便什么都可以明了,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
科学研究有意地排除了主观意识的影响,从客观这个角度来看待世界,是它的长处,也是它的局限。理论模型、预言、实验验证,是科学研究的通常方法,但似乎除此之外再无他途。科学只能够提供一个客观的视角,提供一个不允许与之相违背的标尺,但是,想要给我们所处的宇宙一个完整的描述,单纯地凭借“科学研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无视主观自我的感性经验,任何学说只能是一个片面的认识,哲学和宗教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哲学和宗教的派别,由于人们在用语言准确表达这类概念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克服,而哲学和宗教又有支配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这个用途,因此,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不同哲学派别之间存在着断章取义和语句上的批判,争夺的是形式上的胜利。如此也就偏离了哲学和宗教本来的目的。
人们对于将意识排除在外的世界的探索是那么的积极和热烈,有无数的猜想,建立各种模型,运用各种各样的论证方法,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不论是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纯粹的推理,还是建造宏大的试验室进行实证,人们进行各种尝试,目的是要让现有的认识水平向前推进哪怕是一小步。与此相比,将意识包含在内的世界本应该是更加复杂与奇妙的,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但是在这个领域人们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求知、探索、合作与包容的精神,更多地看到的是固执地抱着某种观点的人们努力地批判和压倒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不论人们可以举出多少理由来强调这样做的必要性,也不能成为阻碍认识发展的理由。毋庸置疑,人们在地上画了个圈,并把自己关在了里面。在这样的圈中,宗教堕落成为心理治疗的麻醉剂,更有邪教对人实施精神控制。
本书所阐述的观点并非要推翻前人的研究成果,换一个角度去看,你就可以看到一个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确立这样的信念和探索精神恐怕是比接受“我”可以有来世这个发现本身更加有意义的事。
复杂事物需要复杂的认知方法,需要从多角度去看,不要以从某一片面视角看到的结果为依据,草率地得出应该如何如何做的结论,因为从某一视角看合理的结论换一个角度看也许就变得荒唐可笑。我们管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做“高维度思维模式”,与非正即反的“单线思维模式”相比是一个进化。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巧合。传说上帝造的第一个人亚当所说的第一句话是一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字母顺序都相同的回文:
“MADAM I’M ADAM.”
请注意正中间的那一根竖线,它既是“”又是“1”, 还包含有“中心”的信息,是否隐寓了“我只有一个,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这一至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