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岁再展雄风
马纳海姆在 1919 年七月的总统选举中以 50 对 143 票惨败。他早有预感,选举日和姐姐在北方的一个疗养所。新任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他,感谢他使芬兰自由 , 让芬兰在国际上有一席地位,把芬兰救出大饥荒并奠定了芬兰独立的基础。马纳海姆对新政府的政策不满,认为过于民主,怂恿亲布尔什维克势力。他预见到芬兰最大的危险是 布尔什维克 ,但是政府不愿听他的,他也不愿意在政府中担任官职。他把精力放在促进儿童福利和红十字会工作。他办孤儿院,因为他坚信,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同时也出于内战领袖的责任感,培养健康的新一代来怃平内战的创伤。
在 1919 年九月,马纳海姆及时赶到巴黎,正逢瑞典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奥伦岛( Åland) 主权应归瑞典,报社舆论一片倒向瑞典,法国外长甚至对法国代表们说,在和会上列强将把奥伦岛给瑞典。马纳海姆一人在巴黎独挽狂澜。他拜见了法国外长,用流畅的法语告诉外长,奥伦岛几百年来都属于芬兰的领土。芬兰一直是作为瑞典的屏障,阻挡东方来的侵略,使瑞典以至西欧得安宁。在最近的大战中,芬兰竭力抵抗布尔什维克,而瑞典坐山观虎斗,保持中立。其实芬兰也没有直接参战,但是马纳海姆的雄辩,使法国外长认同,芬兰比瑞典够朋友,而瑞典利用芬兰的内乱,趁人之危,夺取他人领土。他又拜访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给丘吉尔提供了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第一手资料,二人对共产主义的危机感完全一致。由于马纳海姆的外交努力,巴黎和会没有讨论奥伦岛的主权,而是交给刚成立的万国联盟( League of Nations )去处理。以后,万国联盟裁决,奥伦岛属芬兰。
马纳海姆在 20 年代和 30 年代常周游世界,在芬兰的时候,他隐居在远离赫尔辛基的岛上。 1931 年,当时的总统请他出山担任总司令,他不愿意在和平时期做总司令,但他同意接受国防委员会主席一职。这届和下届总统都许下诺言,一旦发生战事,会立即任命他为总司令。 1933 年他被任命为陆军元帅( Field Marshal ),此时马纳海姆离开隐居生活,常在公众场合分析欧亚局势,指出战争危险。他多次发表演说,号召芬兰人弥合内战裂痕。他说,继续谈论谁在 20 年前站在哪一方,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我们都是芬兰人,要团结一致捍卫芬兰独立。他不断指出,芬兰要增加军队预算,要支持国防工业。但是他那国防委员会主席一职,是顾问性质,没有实权,内阁和他意见不一致,不断减少军事预算,为此他没少提出要辞职。
1937年马纳海姆70岁生日早上出家门,二个女孩在他门前撒白花,给他一个惊喜。
其实,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 1936 年日本在东北奉天制造事端,侵占满洲;西班牙内战,弗朗哥上台; 1938 年慕尼黑条约允许德国分割捷克; 1939 年八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地私下瓜分北欧和东欧。苏联要芬兰割让南部的汉科半岛 (Hanko Peninsula) 和卡雷利亚峡地 (Karelia Isthumus) ,与此同时,在 1939 年九月,苏军进攻波兰,和德国各分一半波兰领土,接下来,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纷纷落到苏联手中,苏联和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马纳海姆再也忍受不了政府满足于谈判,不加紧备战,他那国防委员会主席实在当不下去了,忿而辞职,离开了赫尔辛基。
11月30日苏联对芬兰的全面进攻线示意图
这回,他只辞职了几天。 1939 年 11 月 30 日苏联机群从爱沙尼亚的基地出发,轰炸毫无防备的赫尔辛基,接下来,苏联从卡雷利亚峡地和东北方向长长的边境线,以 21 个兵团约四十五万兵力,同时发起了全面进攻。不等邀请,马纳海姆当天赶到总统府,总统当场提名他为总司令,国会马上开会,当天通过任命。马纳海姆在 72 岁高龄投入他毕生的第四次战争,也是最后一次。马纳海姆把司令部设在米凯利 (Mikkeli) ,自己常到前线视察。苏联利用流亡在苏的芬兰人,在卡累利亚建立了‘政府’,准备成立‘芬兰民主共和国’,但是当时在芬兰还是非法的共产党领袖,命令所有在芬兰的共产党员抵抗苏联侵略。芬兰人民前所未有地团结在政府周围,他得到了以往最反对他的人群的支持。
然而,在历经数十年的军备削减后,芬兰的军力微弱不堪。在战争爆发时,芬兰的炮弹和航空机油贮存最多只能用一个月,燃料和枪弹最多维持二个月。芬兰兵用自造土炸弹战斗,其中有一种用饮料瓶做的炸弹,取名为‘莫洛托夫鸡尾酒’,很是出名。顺便提一下,在当时国际社会的指责下,苏联否认轰炸赫尔辛基,苏外长莫洛托夫竟辩解,我们是空投食品给芬兰人,所以芬兰兵戏称苏联的燃烧子母弹为‘莫洛托夫面包蓝’。
芬兰滑雪兵
苏联仗着兵力是芬兰的 3 倍以上,飞机是芬兰的 30 倍,坦克是芬兰的 100 倍之多,加上近来不费吹灰之力得来波罗的海三国,根本没把芬兰放在眼中,准备在一、二周内解决芬兰。 不料芬兰全民皆兵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对外。 1937 年斯大林的大清洗,导致苏军三万多中高级军官被清洗,大大减弱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不能与芬兰士气相比。芬兰的冬天,从十一月底至三月,是地道的冰天雪地, 十一月和十二月可说是‘暗无天日’,气候成了芬兰人的武器。芬兰人人会滑雪,滑雪兵神出鬼没、机动灵活、以少攻多。而苏军,除少数西伯利亚来的,在深雪中迈不开步,等着挨打。 天暗下来了,在树林中摸索的苏联兵常被芬兰人的灯光诱到‘开阔平地’,其实是冰冻的湖面,再加以歼灭。芬兰兵经常单枪匹马对付坦克。几周下来,苏联军队便粮草跟不上,又冻又饿,有点象拿坡仑在莫斯科的遭遇。
示马纳海姆线。蓝色是芬兰军队,红色是苏联军队
苏军把入侵兵力主要放在卡累利亚峡地,也就在那里,被‘马纳海姆线’ Mannerheim Line 挡住,竟寸步难行,在其它东北长长的边境线上,也没一处能取胜。在空战中,芬兰往往只飞上一架飞机在苏机群中横冲直撞,即使被打下,也要捞上几架苏机陪葬。在 1940 年一月六日,一位芬兰飞行英雄在四分钟内打下六架苏联轰炸机。在冬季战争,苏联损失 240 架飞机,芬兰损失 26 架。小小芬兰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英国首相丘吉尔称赞说,只有芬兰有勇气,芬兰给要自由的人们作了榜样。 西方开始设法援助些军火,但又慢又少。
一组芬兰机枪手
时间滑向三月,要化雪了,对芬兰不利。芬兰终究是个十多年来削减军费的小国,经不起打持久战。谁来决定何时停战,谁来决定谈判桌上可以吃亏到什么地步,非有魄力又有威信的政治家莫属。芬兰的幸运是,马纳海姆不仅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有手腕的外交家。他有勇有谋,能进能退,不仅能纵横驰骋战场,也能领导芬兰民族虎口逃生,在列强夹缝中崛起。
好啦,写完交帐了。第五第六写的难度最高。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