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差异趣事

(2010-05-25 00:40:55) 下一个

生活在外国,当然要尽量适应居住国的风俗习惯,其实吃、穿等还容易适用,最难适应的是要把本来认为是白的,看作是黑的,也就是说,已形成的根深缔固的概念,相当难改变。我在芬兰工作已22年,有一个概念实在难改变,说出来都有点好笑。

在大实验室工作,各式仪器、深冻柜,放射标记室、放射垃圾室、底片冲洗室、电泳室等等都是好几个 科组合用,难免会产生磨檫,大都是小事,但处理不好,不但工作受损,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我最怕的是二种人。一种是初出道的男孩,做到哪里,就乱糟糟到哪里。一旦有这样的男孩出现,实验室墙上马上会出现:‘注意!你妈妈不在这儿’

另一种人更难对付,他们有一把年纪,回炉来深造,虽资历较深,但在分子实验方面与实习学生相差无几,却又不能象带学生那样指点他们。在一天要同时开做三、四个实验又要为新手负责的紧张情况时,就是多年的工作人员也难免有疏忽,10年中,我也给抓住过几回。

每次都是由老板来告诉我,什么什么要注意,都是些因太忙,没顾上或忘记了的小事。我很生气,一点点小事,直接跟我说一声不就得了,也值得到老板那儿去告状。我发现别人的小纰漏,从不到他老板那里去说, 就个别和该人说一声,什么什么你要注意点,这次我已经帮你收拾了。以后我发现,对芬兰人来说,报告老板,让老板跟他说,是正常的,我好心个别说一声,是让人下不了台。

有了这个发现,我自然不会再去个别说了。但是要我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到同事的老板那儿去告状,我长期形成的  ‘小人动作’这个概念,使我实在做不出来。然而我又有责任管理实验室,任何小事都不能不纠正,于是,只好标新立异,以笔代嘴。

一度,实验室到处能看到我贴上的各种色彩的Talex notes, 请注意xxx,不要xxx,每次用完后请xxx,都有我的署命,哪里发现问题就贴在哪里。 这notes,也不会长期粘在那里,一周左右就自己掉了,符合我的要求,再有人犯同样的毛病,再贴, 倒也解决问题,既省事又 大家又都过得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