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故居_阿依诺拉

(2010-04-13 23:18:12) 下一个

世界闻名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天才横溢,作品自成一格。他生于1865年12月8日,卒于1957年9月20日。当他38岁以后,就从赫尔辛基迁到郊区,在一座农舍中生活,直至去世。这间村屋和周围的环境,对西贝柳斯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而西贝柳斯的个性,也从房舍结构和室内摆设上,深刻地反映出来。


以妻之名命名

村屋位于距离赫尔辛基37公里的 Järvenpää。那里的景色之美,足以令每一个游人着迷。群山树丛茂密,连着片片辽阔的草地,在北欧阳光的斜照下,化成千万种深浅层次的绿色,叫人惊讶; 雄伟的松木和细长的白桦交织,构成壮丽的芬兰林景;晴朗的蓝天下,杜苏拉湖(Lake Tuusula)晶碧澄澈,除了风声、树声和鸟声,一切尽都安宁。置身于此,你自然而然地会噤口不言,恐怕你的言语,污染了纯粹而和谐的宇宙,惊醒了睡美人——杜苏拉湖。

湖的东岸,有十来间精致的乡村屋舍,属于芬兰艺术黄金时代的几位艺术家,他们受这湖光山色的启发,组成一个艺术小群体,西贝柳斯就是成员之一。他以妻子Aino(阿依诺) 之名命名自己的屋舍为阿依诺拉。

阿依诺拉与杜苏拉湖相距半公里,是名建筑师司诺(Lars Snock)应西贝柳斯所请而设计的。整个房子以坚木建成,内墙没有墙纸装饰,天花板和横樑也没有涂漆,其气氛与调子,与室外的田园景象浑然一体,充满芬兰色彩的自然美。

宁静在对他说话

房子共有二层,但开放给游客的只有下层。进入室内,一道小廊通到宽敞的客厅,那是杜苏拉湖畔那群艺术家喜欢的相聚之处,近窗的墙上,挂着西贝柳斯三十八岁时的画像。他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牧师的女儿;他有二个姐妹和一个兄弟,琳达(Linda)是钢琴家,珍(Jean)是大提琴家,克利斯蒂(Christian)也是大提琴家。

画像下,有一架大钢琴,是1915年他五十岁生日时的礼物,但西贝柳斯很少用它,他作曲时通常只凭思想。他说,作曲就像『锤炼一个旋律』,当旋律在脑海中蕴酿完成,才动笔写下来。因此,他需要绝对安静的创作环境。他很喜欢说:宁静在对我说话。而他的妻子和五个女儿、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能带给他这种宁静。大自然是他灵感的主要泉源,而沿杜苏拉湖漫步,是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客厅左边墙上挂着的是阿依诺的画像,这画像吸引了每一位访客。她出身于社会最高阶层的家庭,曾被那小群艺术家称为『芬兰最美丽的女孩子』。画像中的她,沧桑而高贵,以忧郁但慈祥的眼神看着你。她深信丈夫是天才,所以甘愿作出牺牲。由于这一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西贝柳斯不忠、孤僻、汹酒,她都心甘情愿地留在他身边。

接着客厅的是饭厅。饭厅内最瞩目的是火炉,也是司诺设计的,金字塔的形状和艳丽的青绿颜色,与深沉色调的家俱,形成鲜明的对比。对西贝柳斯来说,颜色象征不同的声调,绿色是F大调,黄色时D大调。若他的家人说,一幅D大调的画挂在火炉左边,即是说,那幅画的基本色调是黄色。

西贝柳斯最喜欢的房间是书房,他不会邀请客人进书房,但即使从门外往里望,也深觉精致安舒。在这里他创作了好些民族情感强烈的乐曲,其中最伟大的是『芬兰颂』(Finlandia, 1899)。这部作品是激烈的政治斗争的产品。芬兰原属瑞典领土,俄瑞战争后,于1790年割让给俄国。由于沙皇尼古拉二世把芬兰视为『俄国化』的首要目标,激发起西贝柳斯的民族感情。1889年,芬兰人的日常生活被迫俄国化,斗争达到高潮。自此以后,『芬兰颂』被视为芬兰反抗沙皇暴政,争取民族独立的象征。不过,西贝柳斯的民族感情,不久就被Ainola 的环境平伏下来,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三交响曲,就是最先在这里写成的作品。



在众多房间中,最能表达西贝柳斯性格的大概就是那旧式厨房了,一座高 1.7 米,占地 2.5 平方米的的炉子,上铺白色的瓷砖,置于房间一角。这里的厨具,不是塑料或不锈钢质地,大部分是由铜、熟铁所铸,少部分是铝质。以他的安静标准,不容许装置水管和电暖炉,所有房间都以烧木取暖,并有七口水井供水。日常生活,大部分是自给自足,由阿依诺负责在后院种草莓、水果和蔬菜。



厨房的后门通向西贝柳斯夫妇的墓地,他们在永远享受芬兰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墓前,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很明显地刻着西贝柳斯的名字;他太太的名字,却在石碑边缘,一眼看去,不容易注意到。即使在坟墓里,阿依诺也为那天才丈夫而甘愿自我卑微。

一切哀乐成败,俱往矣;只有上帝所创造的大自然,和大自然所启发的音乐创作,将永远长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瑞冬 回复 悄悄话 祝贺同在北欧的朋好开博!第一篇就很有艺术的气质和文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