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水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漂在海上(8)听海

(2017-01-31 22:28:06) 下一个

这条河对他好似一位神明,许多年来,他一直不知道,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只鸟,每一条虫,莫不皆与他所尊重的这条河一样的神圣,一样的无所不知,一样的可以讲经说法。                                                                  ——摘自黑塞的《流浪者之歌》

游轮上的最后一天。倚栏看斜阳。人与风景相望。

“你看,我们每个人都在游轮上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静一边望着即将没入海中的夕阳体会着那份凝练的沉静,一边对站在身旁的小新说,“林叔叔抱着PAD在甲板上坐下的时候,为‘真是神仙日子’心满意足;丹尼到处找人交谈,这是他在满心憧憬着步入社会;我呢,一直想听海说话。这一次,海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我自己的我以前并不知道的事情。而你呢,潜意识里一直想要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安全的世界里。。。”

生活一直在如此慷慨地给予着。它以深深的悲悯注视着每一个人。它不会嘲笑人们毫无目标的四下奔忙,也不会轻看那些微不足道却无法被丢弃的执愿。它倾听着渐渐散失的悲泣和欢笑。它怀抱着满满 的祝福殷切等待。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这些。。。

自从读完《流浪者之歌》以后,静一直渴望着听海说话,就像悉达多所听到的那样。“它们全都互相交织,彼此连锁,以千种不同的方式纠缠在一起,而所有这一切目标,所有这一切渴望,所有这一切烦恼,所有这一切欢乐,所有这一切善与恶——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这个世界。所有这一切都一切就是万法之流。就是生命的乐章。”

静想听海说话,就像她曾经那样迫切地想要听到上帝说话。

那时候,静和强子是那么热心地投入到教会的活动中。他们甚至一起去学习希伯来文,由老师带领用希伯来文查考《约拿书》。静一边学一边惊讶于语言的含糊和随意。它需要人心的解读才能够具体而鲜活地进入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本自己的《圣经》。而事实上人们却在共用相同的经文相同的解读相同的感动。。。

强子已经开始在教会讲道,静有时在主日带诗。静还记得有一次带诗,她的分享是关于那首名为《奇异恩典》的歌。静第一次听到《奇异恩典》是在看日本电视连续剧《白色巨塔》的时候。当篇头的主题曲响起时,那天籁之音在静的心头久久回荡。那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位出生贫寒的医生如何不惜代价一步一步地打开向上的通路。当他眼见梦想将要达成时发现自己患了癌症,不得不踏上另一条寻觅之路。。。唱诗结束以后一位姊妹对静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唱诗的时候掉过眼泪了。

那时候静和强子都是真诚的。信仰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超越现世的新奇体验,好像带领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可以抚慰他们在现实中的无助和痛楚。也许强子更真诚些,他循规蹈矩地尊崇着正统教导,努力关注“上帝的旨意”,在教导中这些旨意通常意味着无畏的牺牲和喜乐的忍耐。对强子来说获得天堂入场券的重要性已然超过一切。他不肯为了现实去冒失去它的风险。而静的眼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上帝的医治”。静根深蒂固的功利态度让她习惯于心存疑问。显然《圣经》里那些明明白白的关于“医治”的描述和应许被正统教导绕开,那个堂皇的理由是个人心愿在上帝面前应该是卑微羞怯不可执着的。“还说‘律法的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去’”,静只敢在心里偷偷撇嘴:“他们其实是不敢承认自己已经失去行使神迹的能力了。”

日子平静的时候,两个人都把内心的忧虑深埋起来,好像已经勇敢地将一切交托上帝。静将《诗篇》91篇背了又背: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她紧紧裹住心中的疑虑不安,生怕稍不小心泄漏出来就失去了用来领受上帝祝福的信心。

该来的仍旧来了。在那个噩梦一样的早晨,当静发现强子无法将脚放进拖鞋里的时候,就知道上帝并没有为他们做什么至少没有做他们期望祂做的事情。此后的三个月里,静除了在医院守候,还在不停地四处奔波。为了自己她不肯放弃。这时的强子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力。静觉得自己爱他的天真甚至超过了从前。她到处打听最新最好的药,切切地禁食祷告,又请了被正统教派唾弃的灵恩派牧师前来为强子祷告。如果魔鬼要上门来同她交易,她也一定会千肯万肯的。

魔鬼没有来,来的是弟兄姊妹们。他们为静忧心忡忡。那一次,七八个弟兄姊妹坐在客厅里面。由言辞一向犀利的姐妹开口说话,“神有神的主权。你必须顺服神!” “如果神要接走他我不会说什么,”静颤声说道,“但是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神为什么会允许他那么痛。。。”这时候静已经放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她只希望这个噩梦可以快快结束。她以前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比分离比死亡更加恐怖的事情。她再也做不了什么,除了祈求那个平日里她称为“父”的神拿去强子的痛苦。“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魔鬼的世界。想想约伯的遭遇。但是我们不能对信仰产生动摇。。。” 静惨白着脸挨着看过去,所有的弟兄都低着头。但静知道他们都赞同那位姊妹的话,他们都焦急地担心她会成为迷途的羔羊。

她终于还是迷失了。

从那以后,她一步一步地远离了那位高高在上的脸谱化的上帝,那位永远都需要人去琢磨却永远琢磨不透祂的旨意的上帝,那位让人在平安的时候满有信心在绝望的时候无处呼求的上帝,那位无比慈爱却遥不可及的上帝。

几年以后,静回国见了几乎所有能见到的弟兄姊妹。那位姊妹特意为当初的“缺乏爱”向她道歉。静对这些事早已不再挂怀。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次见面其实是她的道别。她一直在心中铭记他们对信仰的真诚他们在她艰难时刻所给予的关怀他们如何将她引向信仰之路。但她再也不能和他们结伴同行了。她默默地走远,不想让他们为她的迷失扼腕痛惜流泪祷告。

从此以后,静走上了独自寻求的道路。

世间有很多逃避痛苦的方法。你可以默默忍耐,可以假装它不存在,可以躲在日常繁杂的事物中,可以躲在感情的慰藉里,还可以用功名成就来掩埋它,用逍遥宴乐来睥睨它。但是如果那痛忍无可忍避无可避,你大概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静宁愿相信这痛的种子在非常久远的时候已经播下,在今生的土壤中日益生长繁茂,只为将她引上这条路将她引到祂的面前。

静从来不知道祂是谁,上帝?灵魂?内心?静只知道那种内心深处确定的连结,知道她那颗躁动的恐惧的虚空的无所归依的心可以在祂这里得到安歇。祂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在沉静的时候或者渴求的时候静可以用心灵触摸到祂如同用手触摸到一片树叶。祂不再是威严且喜怒无常的,需要静以敬畏之心不断去揣摩去迎合。祂在静的身边如一位永不离弃的爱人,也只有祂才配得上“永恒”二字。即使她因为茫然而四处游荡因为烦躁而不肯倾听,祂一直在她的身边。借着她读过的每一本书,见过的每一个人,路过的每一朵花,经过的每一条河对她讲话。有时她步履匆匆无暇驻足有时她若有所思心不在焉有时她疑虑重重对祂失去信任,祂仍然在她的身边,以无比的耐心和慈爱等待着她的归来,把自己放在她抬眼可见的任何地方。祂保护她安慰她满足她的心愿。祂放手让她随着心意去体验远离祂的生活。祂允许她在外受到伤害,因为祂想给她她要的所有自由。也许祂无形无相,但祂的爱是真实的,超过这个世界的真实。

有一次静在凄苦中哭泣祷告:“如果你爱我,为什么不抱抱我?”一个清晰的声音浮上来:“我借着你身边的人抱你。”

上船前,静给母亲打电话。当她悠悠然听着母亲碎碎念的时候,静忽然意识到,这是她人生第一次感受并且享受母亲的爱。那爱曾经让她渴望了很多年绝望了很多年然后又骄傲地排斥了很多年。祂借着静身边的人爱她,如同祂自己爱她一般。

是祂的一路同行,让静渐渐找回那些在漫漫长夜中遗落的爱找回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她所渴求的安全感找回那个纯真的忧虑渐消的自己。祂在她永远不会错过的地方,在她最需要温暖的地方,在她的欢笑和悲伤经过的地方,在她所在的任何地方。有了祂,她就有了一切。因为,祂就是一切。

在时空的尽头,祂一直为她张开着双臂。

 

附:

我花了不止一个晚上的时间祷告,为了写静和“祂”的关系。我害怕自己写得太煽情太神秘或者太强调个别体验,宁愿让“祂”自己来决定。这一次祂没有说话,我得到的是自己在第六篇的感悟“安然享受”。

写这一篇的时候,一直想到那首改编自《雅歌》的歌曲《盟约》:“将我放在你的心上如印记,将我戴在你手臂上如戳记。你的爱情坚贞胜过死亡,众水不能熄灭不能淹没。。。”这是我所听过的世间最美丽最坚不可摧的誓言。

接着我又想起那位以《见或不见》闻名的诗人扎西拉姆多多。读她的诗我立刻知道她和我有着相同的心灵体验。那些诗并非写给某个人的,因为人承担不起那种永恒。如果人们只是将爱情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而不是需要努力去坚守的誓约,他们可能更好地享受爱情。

以下摘自扎西拉姆多多的诗《耶输陀罗》:

现在 为了这旷世的爱恋

我必须跃上马

趁着月色离开

从你的梦境离开

请你

也从你的梦境离开吧

我的爱 其实在这个梦之外

在生死之外

“不哭了吧

天亮时我将拈花

你会微笑吗?”

 

我们无法听到同一首歌,如同我们无法读到同一本书。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水宁 回复 悄悄话 嗯,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对话。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但很多人在一生中可能很少作这样的对话。对我而言,那个“内心”是极其奇妙的。如果要找一个人生目的,那么我的人生就是为了和这个内心合而为一。因为我是被恐惧追着走到这一步的,我很了解我的内心是没有恐惧的。
Idontlikeit 回复 悄悄话 我也不止一次听由朋友们讲述祈祷听到回应的经验, 但更多的是没有回应了。其实我自己觉得很像是有一台仪器在对所有的生物进行扫描, 并回答诉求的问题。可这个过程确实需要处理时间, 所以对信者来说, 得到一次回应是正常的。
当然我是乱说, 不过每个人潜意识里一直想要找到那个世界,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性。拈花微笑, 倒是如空即自在了。
水宁 回复 悄悄话 这已经不是教义里那个神。祂是我的神。所以我也不大敢自称基督徒,虽然我自己并不介意。:)
弱水三千 回复 悄悄话 跟神的关系写得很真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