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老应
是按照常识和逻辑来确定,还是用占卜或混合策略随机选择,这是亚当和夏娃走出伊甸园后,关于决策理念的重大不同。相当于是用智慧果开启的辨是非能力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还是将命运交回给上天的安排。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并不是靠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就能够决定的。博弈论便是研究这类事情的学问。博弈理论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有最好的答案(纳什均衡的策略)。但是有时候这个答案是混合的。也就是说:所有供作选择的具体的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只有随机在它们之间指定一个,在统计意义上可能要比其中任何一个要好。想想猜拳,就不难理解这个结论。
所以世界上有些事情可以由常识和逻辑来确定,有些事情去占卜比起你苦思冥想自以为的计,更为明智。占卜从博弈角度看来真正的作用是一个随机发生器。占卜能够沟通神灵的说法只是引导大家信赖这个方法的手段。
有人说:你占卜的随机概率和混合策略的概率不一定吻合。是的,但这不是重点而且可以在技术上改善。在一个具体事件中,它们可能以不同的概率但都选中了同一个策略。对于这个事件它们的后果也就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这个决策不是由一定的思路按照逻辑确定性地选择出来。使用常识和逻辑推断的决策,都基于预先能够估计出的结果。而采用占卜或混合策略的选择,我们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能祈求它是好的或者玩得足够多时它的统计结果是好的。
据说最早的占卜用于狩猎的方向。与其根据什么似是而非的推断老往一个方向寻找,采用占卜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方向的资源,在实践上也是成功的。大家都敬畏神灵,意见不同,交给上天裁决,卜个卦,谁也不能说不公,这就能平息争论统一意志。
破除迷信以后,重要的事情决策到现在不外乎两种制度:一是最后一个人拍板,叫专制;再就是大家选举,少数服从多数,叫民主。民主的核心是多数原则,也就是随大流决策方法。洛克认为“根据自然和理性的法则,大多数具有全体的权力,因而大多数的行为被认为是全体的行为,也当然有决定权了”。这是自然法学家那里想当然正确的东西,不见得对。但对于不想依赖神灵的现代人听起来很爽,愿意遵从。
人多口杂,民主选举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是随机的。这也是这种机制的效用:一个大家都愿意相信遵从新的随机发生器。人们认为民主胜过专制的最靠谱的理由其实是:在比烂时,它不是最烂的。这从博弈的角度很好理解:随机策略永远不是最差的。
既然民主最大的功用是随机发生器,为什么不用卜占呢?
其实在各种文明历史上早就如此。《尚书·洪范篇》说的是周武王在公元前1122年,取代商朝成为天子之后,去拜访商朝的遗贤箕子,想借重前朝的经验来治理天下,箕子总结了从夏朝以来的经验,其中的“稽疑”说的就是明辨疑惑的方法。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说是要建立制度选择专业人士管理占卜事宜,龟是龟甲卜兆,筮是用蓍草占卦。卜筮时,三人占卜,听取两人。重大疑难问题,用龟,筮,国君,官员,议员一起商量。还列出了详细的决策规则。仔细研究一下,比现代的制度还要严谨更为民主。推算一下这个制度周以前至少用了一千多年。这么好的制度为什么后来不用了?
这主要是人的智慧渐开,自信心膨胀,谁有点能耐都想自个儿拿主意。占卜的事难以控制又处处受到制约。商纣王是什么都不听为所欲为,就不说他了。就是武王伐纣,这么大的事,占了几回卜都是不吉之兆,风雨暴至。众诸侯都心中恐惧,唯有太公望强之劝武王伐纣,武王于是出了兵。不听卜占,给蒙对了,也就开启了独裁的门。以后卜占的地位就每况愈下了,人们没有了尊崇之心老想作弊,用来平息争论统一意志也就无从谈起了。
民主选举这个概念实在高明。它首先给人参与感,国家的命运由你手中一票来决定的;第二给你公平感,无论高低贵贱都是一票;第三给你合理感,结果由多数说了算。既然给你公平合理参与的机会,如果最后的结果与你的愿望相反,你也得认命。不然大家共讨之,与过去违法天意一样。这就能凝聚起大众的力量。所有这一切只是让大家相信这个随机发生器,并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结果。就像我们的远祖相信占卜一样。
但是这个选举除了买票、抹黑、诱导种种合法、非法的作弊手段之外,其实在原理上还有很多弊病,并不像自然法学家想当然那样总能代表民意。它比占卜更容易被人合法地操纵。
说个故事做例子。
胡哥,小奥和菅桑开峰会。午餐一起出去吃饭,胡哥喜欢吃饺子,其次牛排,最后寿司。小奥是牛排,寿司,饺子。菅桑是寿司,饺子,牛排。
小奥说:“大家意见不同,还是投票决定吧。” 先对吃寿司还是饺子表决,小奥和菅桑都更喜欢寿司,二比一绝对多数,饺子出局。再对牛排与寿司间表决,牛排更受老奥和胡哥欢迎,牛排以压倒多数夺标。小奥总结说:“这是一个民主选举的范例,可见牛排是大多数人共同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它。”
菅桑嘟囔说:“这我也玩过。要是先对饺子与牛排表决,优胜者再与寿司表决,今天就吃寿司了。”
胡哥笑笑说:“我让你们每方加上两个人,让大家将偏好的顺序写在票上。我来当班长,呃,议长,主持这七个人的一次性表决。”
小奥将夫人和喜卿叫上,菅桑叫了保镖和司机,投了票,看胡哥买谁的账。
胡哥说:“现在三票是:牛排,寿司,饺子;还有三票:寿司,饺子,牛排。我是:饺子,牛排,寿司。没有一种占主导,只能比较细节了。大家都同意吗? 好的。饺子先于牛排的有四票,四比三,这个顺序确立。牛排先于寿司也是四比三。根据多数原则,大家对午餐喜欢的顺序是:饺子,牛排,寿司。我们中午吃饺子。”
菅桑叫起来了:“等等!这结果怎么和你的选票一样了?我们哪一种票都比你多呀?”
胡哥说:“我要是改选‘牛排,寿司,饺子’,或者‘寿司,饺子,牛排’,结果还是和我选票一样。你也在一起计票的呀。这是严格按照民主选举的结果,你有意见?”
小奥说:“无论你想要什么,选举的结果都和你要的一样。这不是独裁吗?”
胡哥说:“同样的原理,同样是领导艺术,只不过结果不同。怎么操纵程序就是民主典范。民主集中计票就是独裁者?”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吉伦特宪法起草人孔多塞(Condorcet)就发现了这个投票悖论,说明民主选举的结果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能够被操纵的。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J·阿罗(Kenneth J.Arrow),曾经想设计出完美的投票规则来消除可能的漏洞。在费尽心机之后,他终于发现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自由,民意,理性和非独裁和选举的多数原则是不相容的。这就是他1951年发表的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阿罗的结果是令人震动的:一个社会不可能有完全的每个个人的自由—— 否则将导致独裁;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由经济—— 否则将导致垄断。...阿罗的不可能定理一经问世便对当时的政治哲学和福利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招来了上百篇文章对他的定理的驳斥和论战。事实上,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经受住了所有技术上的批评,其基本理论从来没有受到重大挑战。...一个更完整、更简单也更具一般意义的不可能性定理,由艾利亚斯在2004年发表。艾利亚斯的不可能性定理有怎样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结论是人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MBA智库百科)
在上面故事中小奥应用了孔多塞悖论的技巧。胡哥应用了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证明中的枢纽选票的思想。
也许,待到民众都了解这些民主的技巧,熟悉了博弈论之后,大家更倾向于采用高科技版的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