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爸爸妈妈的沟通使他们没有离婚zt

(2011-12-14 02:06:29) 下一个
这学期的社会学概论课我有一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善于思考,有两个学生颇有见地。今天上课,要同学们讨论对几个社会学的理论对婚姻和离婚的解释的看法。这几个理论角度是:symbolic interactionism,functionalism,conflict thoery。具体内容就不解释了,本文只是一篇教学日记。

有一个小组有一位来自非洲加纳的学生,他也是一位思维非常活跃的人,他说:“我不懂为什么conflict perspective要这样说,女的要提高地位,男女要在婚姻中竞争资源,一争高低。这样搞得夫妻要离婚。婚姻本来就是要compromise的。”

这位学生过去说过,他住在加纳的城市里,没有什么人离婚,离婚还是一件不被社会认同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他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一位女同学举手要求说话,她是那两位颇有见地的学生之一。她说:“我已经engaged了。我父母没有离婚,我的未婚夫的父母是离婚了的。所以婚姻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这里,她的脸已经通红通红的。她说:“我未婚夫的父母无法互相妥协,他爸爸想做的事,在婚姻里头做不到;他妈妈也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婚姻,也没法做。所以两个人只好离婚了。

我爸爸爱旅游,妈妈不爱到处走,妈妈来了这个城市,爸爸妥协了,留下了。

婚姻要妥协,但是不是每一对couple都能这样做。做不到的就离婚了,这也不光是竞争资源的问题。”

她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婚姻咨询家,他说他看到很多婚姻都是有一方想控制另一方。他和我妈妈也几乎要离婚四、五次了,”同学们一听到这里都友好地笑了。

“但是每一次到要离婚的地步,他们能坐下来,告诉对方对一件事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他们会说哦,我没想到你对这件事是这样想的;我没有想到那句话会这么深地伤害了你。

就因为这样的沟通,他们没有离婚。把事情谈开来,就会好了。”

这时候有一个年纪较大的男生,他本人正在经历法庭卷入后判定的夫妻分居,正在和妻子商量如何共同抚养孩子(co-parenting),他有点激动地说, “为何婚姻的两方要有自我,一旦结婚就是一体了,一个人好,另一个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各自追求自己的自我,这样导致了很多离婚。”

另一个平时话就很多的男生举手发言了:“我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许多婚姻,当两个人把孩子送进大学后,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因为他们突然失去了生活在一起的purpose,他们是围绕孩子而活。”

我“顺水推舟”地加了一句话:“这时候他们就想找回自己的自我了嘛。所以人还是有自我的。在一个阶段完成后,就要找回自我了。自我还真不是你轻易想放弃就能放弃的。有的人先为家庭牺牲了一切自我,但是到他们老的时候,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又不一定是那么完全情愿的,他们并不快乐。”(我说这话是有事实根据的)

我看到这个概论课有点向一堂婚姻家庭课才会这样讨论婚姻滑过去的势头,急于就此打住,就说:“好了,让我们回到正题来,我们已经慢慢变成了一堂婚姻与家庭课了。真要探讨婚姻家庭的问题,还是要修婚姻与家庭这门课。你们这些家伙愿意的话就来跟我修吧。”

下课后,觉得这位女生说的话很有启发,已经要离婚四、五次的夫妻靠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谈话而挽回婚姻,这听起来不新鲜,但是这位女生说出这番话的神情很勇敢。那通红的脸,让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会脸红的女孩子还是难得的,我有些感慨和感动。

我想的是,我是相信这样的谈话能挽救婚姻的,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否婚姻生活会少一些弯路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