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法签能源军售大单 或引发新一轮大国关系

(2010-03-05 05:50:15) 下一个

文章来源:中国网

最近,俄法关系备受瞩目。梅德韦杰夫不仅为其“北溪”天然气股份公司找了个法国婆家——苏伊士集团(占股9%),甚至还准备将法军的掌声明珠——“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迎娶回家,而且一次就要4艘。俄罗斯军火独步天下,名誉五洲,鲜有外购之说,像这样主动开出巨额军购大单的实为罕见。诚如法国媒体所言,“西北风”两栖攻击舰能极大的改善俄罗斯的战略投送能力。如果俄海军配备“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当初俄格交战就不是26个小时实现作战目标,而是40分钟。

俄法之间如此大规模的交换战略利益,足以说明两国关系已非比寻常,彰显了俄法间高度的战略互信。难怪美联社在评论俄法关系时不无酸楚的说,美国遭冷落了。俄法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都是除具备全球作战的军事强国。特别是法国,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军事工业异常发达,核潜艇、航母、重型战斗机一应俱全(从俄罗斯买法国战舰就可管窥一斑)。两个重量级强国联手,无疑昭示世人,一种崭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俄法相互借重破除战略困境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衣钵的主要继承者,恢复昔日超级帝国地位曾是几代俄罗斯精英集团的夙愿。普京治下,不断上扬的能源价格使俄罗斯逐渐获得了喘息的资本,从恢复战略轰炸机巡航到钛合金国旗深插北冰洋洋底,俄呈现出了强烈的复兴势头。但在美国的持续战略挤压下,俄罗斯内外交困,形单影只。在俄罗斯的周边,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星罗棋布;昔日的俄联邦国家在利诱之下,纷纷投入美国的怀抱,成为反俄先锋;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更令俄元气大伤,经济上供血不足,军事改革一再延后;俄格之战开罪了欧洲,“胜而不利”。“梅-普”组合如今一改普京时代的“壮汉”形象,放下身段耍起“灵巧”战略。美国要反恐,俄罗斯马上答应开辟航线,过境空运;美国提出要削减战略性核武器,俄罗斯二话不说就签署协议;美国说要制裁伊朗,俄也一改常态,不但不反对制裁,反而主动与伊朗划清界限,自己宁愿搭上“背信弃义”的骂名。可以说,对美国表现出了少有的谦逊忍让。

美国理所当然的认定俄罗斯“软”了。为此,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困境中走出来的美国,便急匆匆的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从Google威胁退出中国市场,到对台军售,再到肆无忌惮的会见达赖,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奥巴马式的“变脸”速度。就在美国忙于“惩治”中国之际,俄罗斯与法国再度“联手”。俄法接近是有历史渊源。二战后期,法美为瓜分胜利成果而交恶。此后法国便有意接近苏联,以制衡西德、对抗美国。法国对苏联关系的重视,可以从关键历史事件中管窥一斑。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法国坚定的站在苏联一边;到了八十年代,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法国和苏联联手反对;在苏联解体前两个月,戈尔巴乔夫赴法国访问,法国向岌岌可危的苏联提供了16亿法郎的食品和20亿法郎的贷款。苏联解体后,法国改弦更张。从公开支持北约东扩;到公然接待车臣非法武装,再到2000年介入俄瑞(士)商业纠纷(冻结资金、扣押帆船),俄法关系进入冰河期。

法俄交恶伴随的是法美修好。布什当选后,法国总统希拉克第一个前往美国拜会。不过好景不长,2003年,美国打着反独裁的大旗带领北约发动伊拉克战争,此举却侵害了法国的利益。当时法国是伊拉克的主要贸易国和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之一,伊拉克石油换食品的主要中间人,法国还拥有伊拉克二十几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除此之外,美国在国际问题上所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与法国的外交理念相冲突。美入侵伊拉克,致使法国重新走上“反美”的外交路线。自然也遭到美国的强烈打压。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法国立主推动欧洲军事一体化,因美国从中作梗而难产;法国自从2005年曾多次提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也因美国反对而作罢。基于相同的战略困境,法国与俄罗斯重新“联手”也就变得不足为奇了。

引发新一轮大国关系调整

吴稼祥在《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一书中表示,大到国家兴衰荣辱,小到个人的成败得失,与能否在关键时刻正确运用纵横之术紧密相连。历史上美国就是靠着战略上的合纵连横搞垮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今天俄法关系升温,恰恰是美国“加减战略”失衡的逆向表现。频繁发动对外战争,不断挤压强国、欺压弱国,对国际问题持双重标准,减法做多了,筹码和资本也就耗尽了。所以有学者认为,美国这几年总体上是走下坡路,正在步入衰退。而美国的衰退使得大国关系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从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嚷着要重返亚洲,到这次俄法“准结盟”,都是各国为摆脱“美国式束缚”所做的调整。美国却只是将注意力锁定为中国,认为只有中国才具备挑战其国际地位的潜力。翻一翻美国的各大媒体,不管是客观的评判还是主观的臆测,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评论近年来急速攀升。然而,中美实力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使中国根本不具备“威胁美国”的能力。如果按照美国的那套“威胁”标准,恐怕美国找不出几个“是友非敌”的国家来。就拿法国来说吧,早在1949年就加入北约了,算得上盟国的元老级盟友了,可法国却总是唱反调。

1966年曾以“欧洲人的欧洲”为由退出北约的法国,前段日子,曾表示要重返备用,俄罗斯也似乎有意加入,岂料放的都是烟雾弹。美国也应该想到,有俄法加入的北约,还能是美国说了算吗?“一超多强”共治地球,不过是个骗人的童话。俄法高调接近,折射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危机重重。在俄法两国开始做加法的时候,其它大国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比如美国挤压中国的两只手可能会缩回来一支。而“软”了的俄罗斯可能重新“硬”起来。至少在伊朗问题上梅德韦杰夫发表的“灵巧制裁”的表述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俄罗斯放低身段,以“灵巧”取代强硬,对美国而言“灵巧”之后的俄罗斯反而更具威胁。面对加速衰落的霸权,英国在下一场战争,还会铁定的跟随美国吗?(文育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