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俄在中国面前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 zt

(2010-03-18 23:01:37) 下一个
  在去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媒体对中国军队的“精确打击能力”大加称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说,中国的常规导弹“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向各个方向实施精确打击”。的确,新中国制造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展现了中国国防工业在导弹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强大的常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力量,成为不断变化的亚太地区战略前景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冷战时期,苏联曾成功利用其战区弹道导弹库威胁全中国。20多年后的今天,角色发生了转换,莫斯科的领导人十分清楚,在中国的战区核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力量面前,俄罗斯将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


  1987年,美国与苏联签订《中导条约》(规定双方不得生产、试验和部署射程为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500至1000公里的短程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时,中国认为自己的城市面临着巨大威胁。通过战区弹道导弹现代化建设,中国装备了射程在2150公里的“东风-21 ”(css-5)机动式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同时还向国外出售弹道技术和导弹。中国已经将“东风-21 ”的射程提高到2500公里,并开发了新型系统,这些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置于来自中国内地的移动发射台的核威胁之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型战略武器系统的射程和精确度,使它们能够在亚太地区精确打击像机场、指挥部、控制中心这样的目标。“东风-21”和“东风-15d”的精确性,近年来都有所提高,这些是解放军新的重机械化部队的重要武器。与美国“潘兴ⅱ”中程弹道导弹上使用的合成孔径雷达制导钻地弹相类似的弹头,使用了卫星制导技术,这项技术是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精确化的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出现,或许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7年10月威胁退出《中导条约》的原因之一。c602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和cj-10陆基巡航导弹,是令俄罗斯防空官员头疼的另外两种武器。


  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项目,早已引起莫斯科的关注,但俄罗斯军队除了使用战略轰炸机或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之外,反击战术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袭击的能力十分有限。缺少对抗中国或其他国家——尽管很难想像存在其他国家——的可靠的中程打击系统,是俄罗斯威胁退出1987年《中导条约》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


  美国政府曾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猜测,中国面向台湾部署的射程为300公里的“东风-11”和射程为600公里的“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总数,可能达到970至1070枚,此外还拥有200枚陆基巡航导弹。面向台湾的导弹发射架约为210至250部。中国的短程导弹主要目标是台湾,但也存在其他目标。可能有少数发射架和导弹用于试射和测试新弹头。

过去10年中,中国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力量有了显着提高。现在,除了欧洲和俄罗斯以外,它已经开始对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国家构成巨大的常规威胁。随着可预见的卫星制导多管火箭发射器被部署于台湾对面,该地区可能不再需要“东风-11”和“东风-15”导弹,它们可以被部署到中印边境或南海。


  “东风-15”可以进行改进,携带核弹头或精确制导常规弹头。正在海南进行研发的地平线雷达系统一旦开发成功,将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来袭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飞机的早期预警,并能精确瞄准美国的航空母舰作战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