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军取消“准尉”军衔 浅谈俄中两国准尉史  (图)

(2010-02-10 02:28:41) 下一个



俄罗斯陆军准尉伊琳娜(图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海报上的华斯科夫准尉(图2)

2005年俄罗斯军营选美大赛选手海军准尉奥尔加(图3)


俄罗斯军方最近宣称,“重塑军队外貌”的改革基本完成。作为标志性的成果之一,俄罗斯军队中的“准尉”这一级军衔被取消。这可不是小动弹。要知道,改革前,在俄罗斯100多万现役军人里面,拥有准尉军衔的共计14万人。也就是说,这一改革,占俄军总人数十分之一强的一个军衔给取消了! 

“准尉”是个什么军衔? 

军官和士兵间的“夹心层” 

目前世界上约有一半的国家军队中设了准尉这个军衔。各国军队的“准尉”,简单地说,是介于军官(从少尉、中尉一直到将军)和士兵(如列兵、下士等)两大阶级之间的一个“奶油夹心层”。 

俄军中的“准尉”,来源于斯拉夫语的“旗”。在二三百年前的战争中,军队会选拔勇敢强壮的士兵担任旗手,挥舞军旗。这些旗手虽不是军官,也在部队里有着较高地位。等到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建立部队时,就设立了“准尉”军衔,给英勇善战的士兵骨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俄军里的等级观念严酷。贵族子弟或正规军校的毕业生,可以担任军官,而那些既无家世又无军校背景的,即使英勇善战,也只能担任士兵。对于后者中的佼佼者,给予“准尉”军衔,类似荣誉称号。 

后来,“准尉”又更多被授予那些有特定技术的军人,或是从士兵中成长起来的战斗骨干。因此,准尉虽然是军官中最低的一层(甚至算不上正式军官),但在部队中却起着重要的凝合作用。尤其在战争年代,俄军(包括前苏军)中,涌现出许多位出色的准尉,上演了一幕幕让人或歌或泣的壮举。 


小准尉大名气 

华斯科夫:小准尉成银幕经典 

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而言,最著名的一位苏俄准尉,大约要数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华斯科夫了。 

华斯科夫是一位上了年纪,有些怪脾气的前苏军准尉。苏德战争时期,他驻守一个破旧的车站。为了搜捕两名渗透到战线后方的德军伞兵,他带着5名女兵进入森林、草原和沼泽地交错的地带。谁知,却意外发现德军的人数是16名。于是双方展开了斗智斗勇。最终,华斯科夫和他的小组击毙和俘虏了全部德军,但5名青春韶华的女兵,也被一一吞噬。 

留着小胡子,戴着大盖帽的准尉将军人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与德军周旋时,他“诡计多端”,故意虚张声势地宣告“拖拉机队明日前来”;面对逆境,他顽强英勇,用一枚拉不响的手榴弹俘虏了最后3名德军。而当接应的大部队赶到时,5名牺牲的姑娘面容在他眼前一一浮现,又体现出他柔情似水的一面。 

既有着英勇的光辉,更带上普通人的性情,这样一位可爱的华斯科夫准尉,堪称树立了前苏俄军队准尉的经典形象。

小准尉大贡献 

克雷连柯:小准尉当上总司令 

要论历史上最举足轻重的准尉,非一战时期的俄军准尉克雷连柯莫属——这个准尉,竟然担任过俄罗斯军队的总司令!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俄国军队中纷纷建立了“士兵苏维埃”组织,克雷连柯成为他所在师的委员会主席。半年后,革命再次爆发,布尔什维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应广大军民要求,要求立刻停止战争。但俄军前线总司令杜鹤宁将军则遵从临时政府指示,命令俄军继续对德军作战。 

11月22日,人民委员会任命克雷连柯准尉为俄军总司令,前去接替杜鹤宁的职务。克雷连柯带领3个连队的士兵,向杜鹤宁的司令部摩吉廖夫城挺进。12月2日,摩吉廖夫城守卫部队起义,逮捕了杜鹤宁。于是,年仅32岁的准尉,就成为了数百万大军的最高指挥官。 

以区区准尉成为俄军总司令,这一奇观源自当时俄罗斯的国内形势:布尔什维克夺取了政权,但大部分军官都倾向临时政府或是保皇党。因此,列宁决定从基层士兵中提拔指挥员。不过,这样的任命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随着布尔什维克党开始重整军备,应对战争,克雷连柯准尉的总司令生涯也就走到了尽头。卸任后,克雷连柯从事司法工作。

托尔斯泰:小准尉成为大文豪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产生了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这位天才作家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长大后对于整日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的生活环境感到厌倦,在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 

由于在军队中的优异表现,加之亲戚的提携,托尔斯泰有幸被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客观地说,准尉不是托尔斯泰的最高军衔,但当准尉期间的经历却成为他一生的财富。他也成为了俄军准尉的一个骄傲。

小准尉大格局 

俄军改革“精兵简政” 

在俄罗斯军队近300年的铁血史中,千百万无名的准尉,写下了不灭的历史,千百个克雷连柯战斗在保卫苏维埃的3000公里战线上,千百个华斯科夫准尉带领战士们将希特勒的铁蹄扼杀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那么,为何此次俄军改革,却又要将这个光荣的军衔完全撤销呢?这又必须提到苏俄军队的战略目标。 

从诞生之初,俄罗斯军队就承担着繁重的作战任务。彼得大帝时期,主要是和瑞典人抢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之后200年,沙俄帝国始终保持扩张态势。这种作战任务,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基层战斗骨干,另一方面这些骨干损耗大,常常随战随补。大量从普通士兵中提拔的准尉(预备军官),就起到了重要的粘合作用。“二战”后,又进入北约华约两极对峙的冷战时期。前苏军保持了数百万人的庞大兵力以及随时可能与美军在欧洲发生冲突的战备。这种情况下,准尉作为军队重要的基层骨干,当然也不可或缺。 


而如今,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军队的任务,也改为保卫自己主权领土。加上经济原因,“精兵简政”成为俄军这次改革的重要方向。 


据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宣布,他要把俄罗斯军队人数,从110万裁减到100万,要把30万军官削减一半。而“非官非兵”的准尉,在谢尔久科夫看来,既不是军事体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又多属于冗员编制,自然要大刀阔斧整改了。在整改之后,少数准尉会晋升为少尉,而多数准尉则将降级为士官。 

单从精简编制、削减经费的角度,谢氏取消准尉当然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取消准尉之后,职衔体系是更加完善合理还是更加涣散,对于战时的调度而言又有何利弊,这些恐怕只有在将来用实践检验了。 

中国准尉史 

最多时达到10万以上 

清朝末年,满清政府模仿西方的军事制度改革,引入军衔。这其中,就有“准尉”一衔,被称为“额外军官”。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军衔,在将官、校官、尉官之下,再设立了“准尉”,并且明确规定,准尉不算是军官。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相关立法文件中并没有规定“准尉”,但实际中则有准尉一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在战争年代,每一个排除了有排长,还有副排长。1955年整改部队时,副排长这个职务给取消了。授予军衔的时候,排长是最低军官,授少尉衔。班长一般就是军士了。可是,在数百万解放军中,还存在大量的副排级别干部,因此就将立法文件中没有规定的“准尉”授予他们。这个军衔,一般的说法叫“算干部,但不算军官”。我军准尉人数最多时达到10万以上。 

“文革”期间,解放军军衔取消。等到1988年重新设立军衔时,准尉就从解放军的职衔列表中消失了。 

“准尉界”有耻辱 

美国一准尉虐杀俘虏 

美军中也有准尉。美军准尉非官非兵,而是专门授予技术兵种的一种特殊军衔。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准尉共分5级,海军准尉分4级。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一级准尉刘易斯·韦尔肖弗恶名远扬。他将被俘的伊拉克少将穆胡什用一个睡袋活活窒闷而死,从而被控过失杀人。这也算“准尉界”的耻辱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