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SDS: cry on my shoulder+杂七杂八

(2010-01-05 18:38:58) 下一个

很久没听到好听的歌了。今天无意中听到的。觉得还不错。但是很有可能我是听过的。怎么听怎么那么耳熟,实在很无奈……我承认,我记性越发不好了。泪……我不老么…

不过其实天天都有好音乐。每天。从什么地方经过,有时候很可能就是路人嘴里哼哼的小调。也可能是在地铁里听到的乞讨的人拉的琴声,或者是路边卖艺的人弹奏的吉他声……只是,好像已经很久没有那种心情去欣赏了。以前还经常去听音乐会假装高雅,可是最后一次听,现在想想,好像也是07年1月左右的事了。这次回家晚了,本来19号有个非常好的音乐会,朋友准备好票,就等一起去。结果我20号的飞机。只好错过了。稍微有点小遗憾。

前几天在香港的时候又是一个人跑到铜锣湾逛书店。早上天阴沉沉的,才出门就开始下起了零星小雨。灰蒙蒙的天空,细细的雨打在身上,轻轻一弹,衣服上一个暗暗的点。香港人普遍起的晚,10点钟的早上,街道上竟然没有什么人。我从湾仔地铁站出来。先去拿了我的手镯,路过一家早茶店,简单吃了饭,给我娘打了一个电话。后就一路走到了铜锣湾。

街上不少人是打伞的,我没有。把罩衫的帽子套上就好了,雨不大,那么走着觉得很舒服。之前有人说我到了香港却一点也没学会LOCAL。的确,香港人出门,一把伞,一个包,一个blanket或者方便携带的衣服是他们必备的。可是那又怎样?那雨真的好细小,小到我觉得,打伞根本就没必要。以至于我的雨伞自从8月掉在cyberport,我也一直没有买伞。有的时候雨稍微大点了。我就躲在车里或者房间里,或者路边的什么店里,乖乖的等雨停。完全就是凭运气。我总是相信过会雨就停了。而且也果然如此。有的时候出门的时候没有雨,才到目的地雨就来了。可是也刚好就进去了,所以淋不着。有人说我是机会主义。我不管,我就觉得运气好。哈。

那天在经常去的Causeway Bay Bookstore买了好多书。香港的地方都小小的,很多书店都在楼上,要爬上细窄的楼梯,绕啊绕的。有些书店在3楼,有些书店在更高的楼层,从外面远远看去,就是密密麻麻叠落在一起的样子,空间很小。标准的香港寸土寸金,处处都要利用。可是爬那个楼梯,其实也很多乐趣的。某些楼层是民居,但是多半都是店铺。所以可以顺便逛。香港其实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些大地方,还是那些小铺子。会有意外的惊喜。看到别样的风景。

最近又看了好多书。大多数都是小日本的,还有一些所谓畅销书,比如那个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也有部分大陆看不到的书。买那些纯粹为了哄我老爹高兴的,最后都是带回家给他看。我自己不是特别爱看。政治这东西么,没本事最好还是少碰。有自知之明,看看玩算了。

挑书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所以逛书店多半我都自己去。记忆中就有一次一个人曾陪我去。是中关村那个第三极。那地方蛮好的。冬天的下午,书店里暖乎乎的。呆的人懒懒的,实在舍不得离开。不过我记得过了一会那人就厌倦了。不停的催我说完了没有,我们走吧。实在是杀风景。当时就对他说,您嫌慢就先走,我还要慢慢挑,又不是我让你来的。我记得那句话把他给噎的够戗。一张脸悻悻然。当时小不觉得。后来才觉得当时自己说话有点冲了。不过那事情也过去好久了,都忘了哪年的事了。

在铜锣湾书店逛,总是碰见许多大陆来客。专门来买那些内地买不到的书。老板人也很NICE,普通话讲的很好。那书店特小其实。人多了就站不开的那种。所幸的是我总可以找到人不多的时候去。老板也已经都认识我了。所以在那里耗上两三个钟头,实属平常。

要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了。就是看点书。这倒是从小到大没有变过。上次career talk,学校找了几个hr consultant,专门来看看我们的兴趣爱好。问到我这里,问来问去,我好象就这么点爱好。以前喜欢国画,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因为我这人实在没长性。也不好意思说这档子事。以至于上次跟某人提起,她竟然很惊讶的说,你还有这爱好?泪……的确,我们认识快5年了,她也是第一次知道。5岁就开始学,大概有那么9年吧。后来楞就不想画了。笔墨一收,开始拉小提琴,缠着我爹给我弄来一把琴,(那时候算把不错的琴了)。刚会拉最简单的曲子,又撂下了,后来断断续续拉过一阵子,总之没什么耐性,那琴就放起来接土了。跑步么,刚上小学就让老师拉去所谓的运动队,很多童鞋们是知道这档子事的。不做细说。跑到高中,也不跑了。其实就因为懒,尤其大冬天的跑来跑去很辛苦。那个训练强度,现在想起来还有点胆战心惊……细细数来,实在是无用之人,活的一点趣味也没有。就连集邮,到最后都成了我妈在集我在欣赏了…… 

今天又是个稍微有点阴沉的天气。说实话,比起艳阳高照,有时候我倒是很喜欢这中阴沉沉不清不明的味道。有种冬日特有的沉溺感。忙里偷闲。也好比看电影或者小说。很多人都关注主要人物的时候,我却经常特关心配角的事。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心里觉得,既然主角已经那么多笔墨了,我们就照顾一下配角的感受吧……也正好象生活中,总是光鲜亮丽的人最受到注意,可是我宁愿去欣赏那些恬静沉默躲在人群背后的人。另外一种视角吧。所以提到金庸,每次讨论最喜欢那个角色,我就想到程灵素,小昭,还有木婉清。反而赵敏,小龙女等等那些重笔墨的,我觉得不过如此。

又突然想起那天在铜锣湾书店,店里好听的音乐了(思维好跳跃啊,受不了自己了)。一直以来我对鼓声情有独钟。但是可不是什么咸阳花鼓什么的(-__-!),总之那音乐挺特别的,时远时近的那种声音,想起以前一部动慢的主题曲,战国妖刀传之类的(很雷)。我就问老板娘,可不可以给我看看CD,也想买一张。结果打开一看,是他们刻的盘,没名字的。问来问去。老板娘普通话也不是特好,我的广东话更烂,最后也只好作罢。不过因为是熟客,老板娘后来看我实在喜欢,想把那张CD送我,可是我实在想知道那曲子的名字,后来也就算了。只不过无意中听到这么美的声音,觉得很幸福。有些音乐是勾人心弦的。让人哭泣。可即使如此,也遮不住那种美。这么雷的事想起来我以前也是做过的。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经过一个婚纱展,听见人家放的音乐好听,就跑过去问,结果人家还以为我是来拍婚纱照的,听到我是想问那个CD卖不卖,一群人眼睛都瞪凸了,一个女的乐呵呵的告诉我专集的名字,然后说,姑娘我们这盘不能卖,你不拍婚纱就请别捣乱了……还有次,好象就是今年。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一个人想要抽烟没带烟,结果正好旁边一个老奶奶拿出一包小熊猫,我就跑过去很sincere的问:“奶奶,能不能跟您借颗烟?”奶奶傻了,说姑娘是你要抽啊?我说不是啊,给我朋友借的。另外一个朋友笑的前仰后合,觉得我实在太神奇了……泪……这个有什么神奇的呢?我倒觉得我助人为乐挺好的。只要不要让别人误会我抽烟就好了。这个爱好么?呵呵,我最伤心最难过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要抽烟喝酒来解脱。那样只能更沉溺吧?

记得今年8月的时候,我在维多利亚湾看夜景。旁边是一个女人,典型的港女打扮。一手一只女士长烟,一手一瓶Carlsberg,大瓶装的,呆呆的看着对面中银大楼忽明忽暗的灯光。那样子好可怜。偶尔她会打个电话。其余时候就是喝酒抽烟。那感受我现在也记得。忘不掉。因为当时有种恍惚的错觉。就是好象那就是将来的自己一样。当时为什么会有那种错觉,现在也不知道。可能维港太美,香港太繁华,一切都好象做梦一样。所以才会有种清晰的不真实感吧……只是我实在只能幻想自己那样。我好象不太会做出格的事情。表面上一个痞女,跟密宗的师傅玩游戏,骗他说我信基督。可是骨子里,我能做什么呢?曾经一度迷茫,是因为找不到方向。现在再度迷茫,可能因为有些东西太清晰,又不敢去碰了。没有勇气。

过去好多事情,静下心来想的时候,总也理不出头绪的。所以最怕沉浸在回忆里,时苦时甜,纠结的很。曾经有阵子最怕听到悲伤调。不过那种脆弱也慢慢在生茧。去年在新加坡天文馆里,一个人独自面对高耸的穹顶,偷偷掉眼泪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永远不要再哭泣。竟然现在还是如此,实在没长进。不过,其实我想念新加坡,因为那个艳阳高照的地方,心里会比较温暖。北京太冷,香港太繁忙,没有温暖或者没有人情味,其实都让人惧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