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扬

在北美漂泊,有时心理很累,梦里不知身是客,总把他乡当故乡.。想找个地方说说话,在烦闷的工作之余,诗情画意,陶冶情操。也许人到中年,有了经历和阅历.万事看的很淡了,也许自己活的很精彩,也许自己活的很平庸,但大体上我都无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了,活的自由些没有野心做
个人资料
朱东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农友梁丽庄的《再听黄蒙拉》以及读后感

(2017-09-17 20:24:26) 下一个

      被誉为“东方帕格尼尼”的黄蒙拉的专业素质不是我能讲的。听音乐会在我只是感官阶段,只是觉得好听不好听而已。所以,去听黄蒙拉一是觉得小提琴好听;二是觉得他长得太帅了,不仅有世界级的本事,颜值还那么高;再就是觉得他演奏的姿势酷得无以言表。
      一直觉得他的票太贵,对我这个既不富裕又并不真懂音乐的人来说,去听他的现场太奢侈。那次我花一百块买了场纪念抗战胜利的演出,竟然听到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才发觉,以低价听他的无价演奏还是有可能的。于是经常关注,竟然真的只花一百八十元抢到了他五月一日的独奏音乐会。也许这场演出是属于上海之春的节目吧,票价似乎比商演便宜了许多。我的运气不错。
      音乐会观众爆满,走廊和过道加满了折叠椅,真是难得一见。因为黄蒙拉的演出只此一场,所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大概把这当成一场难得的成功教育观摩演出吧。看着那许多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我不禁有点担心现场秩序。谁知最终让人大跌眼镜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贝多芬的《A大调第九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刚从黄蒙拉的琴弦上流出,我的身后突然爆发出一阵争吵。原来后排有位带孩子的年轻男人打算替儿子做现场解说,引起了前排一位老先生的愤怒:“侬音乐会听得来伐啦”!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着装整齐,一副听古典音乐会的派头,出口则咄咄逼人,语气充满不屑。结果可想而知。那么一脸绅士相的老先生尚且摒不住恶言相向,那位夹克T恤的男人怎肯在孩子面前落败,于是反唇相讥,斯文扫地。前后左右一片嘘声也未能止住这两位。音乐在继续,黄蒙拉的琴声美妙。老先生总算克制住了自己,年轻父亲自以为得胜还要补上一句:“神气啥么似”!
      上海音乐厅位于市中心的延安路,是座古典的,充满老上海历史厚重感的欧式建筑。前厅有十六根著名的赭色大理石圆柱,X型的楼梯,屋顶饰纹精美,整体色彩淡雅庄重,休息厅则金碧辉煌。全厅可以容纳1200名观众,这天加上折叠椅大概塞进了了有一千三百个人吧。五月的上海听起来季节美好,但时常会湿热不爽。那么多人挤在这么个古老、不太宽敞,没开空调的音乐厅里,光是呼出的热气就能让人冒汗。加上这么一吵,我给憋得浑身大汗淋漓,禁不住心生恶念:那男人的儿子怕是断不会成什么李蒙拉、张蒙拉的吧!
      吵闹没有影响音乐会的进行。黄蒙拉像传说中的那么有教养和好脾气,返场曲居然是两首完整的作品。非常意外的是听到了那首在没什么好听的年代里听过N遍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真是太美妙了!在那个刚刚开始松动,还不能古典,不许封资修的年代里,陈钢竭尽全力把尽可能多的小提琴技巧揉进改编曲里,而在什么都可以演奏的今天,黄蒙拉在这首人们熟悉的曲子里,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百度百科介绍黄蒙拉:“技巧精湛,心理表现稳定,情感处理细腻”。再听黄蒙拉,除了深刻感受到百度的介绍,更多地是感受到了他的激情和严谨的完美融合。这是听唱片所无法体会的。

我的读后感:
      梁丽庄很优雅,多少人在旅途中塞车度假,多少人在景点上摩肩接踵,她却一身华装陶醉于梵喔铃的悠扬之中。
      梁丽庄也谦虚,说听音乐会“只是感官阶段,自己听只是觉得好听不好听而已”,但一句“陈钢竭尽全力……”则泄露了真懂音乐的低调。肯花不菲去听演奏的,终究与得赠票去附庸风雅的人,会有不一般的收获和享受。
      梁丽庄真擅写,无论叙事记人,还是影评剧论,都能以通俗的语言,流畅地演绎出一幕幕的风生水起,让人读来趣味盎然。
      梁丽庄总率真,她的行文如同她的为人。不显摆,让人亲近;没矫情,更显可爱。此文她又不避讳地说出自己的恶念。所以,她的文一直以一个“真”字征服了我们。
      梁丽庄还关注不凡,当众人关注商品促销的优惠时,她紧盯艺术表演的动向。她可高铁赴杭,仅为一睹莲的妩媚。她为廉价能聆听到贝多芬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而喜出望外。
      梁丽庄常语出惊人,那句“李蒙拉、张蒙拉”让我想起了“巧克力”,想起了“黑暗跋涉”,想起她在点评他人文章中的一句“诸刚飙‘油’”。
      梁丽庄又别出心裁,写音乐会,大量笔墨却在观众上。过道上的加座说明爱好音乐者之众,她为之欣慰;着重写后面两人不顾被嘘的吵架,正宣泄她心中的愤懑和遗憾。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段吵架。两人着装的描写,悄悄地透露着她的立场,“咄咄”和“反唇”勾勒出老先生与年轻男吵架的神态,尤其各自一句的上海话,更让我们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之感。梁丽庄的笔力就是如此之强,描写吵架谈何容易?
      但是,最后我要说,这篇《又听黄蒙拉》在梁丽庄所有的文章里,我认为,显然不是最出色的,还有诸多的不足。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让我来写——我也曾听过好几次音乐会,但每次听后,都毫无落笔的冲动,就是写起来,我根本就写不出这样的别具一格,这样的行云流水。
      谢谢,梁丽庄之美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