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扬

在北美漂泊,有时心理很累,梦里不知身是客,总把他乡当故乡.。想找个地方说说话,在烦闷的工作之余,诗情画意,陶冶情操。也许人到中年,有了经历和阅历.万事看的很淡了,也许自己活的很精彩,也许自己活的很平庸,但大体上我都无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了,活的自由些没有野心做
个人资料
朱东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哟嗬,野马群……”——记当年我和“周涛门下一走狗”的老廖师傅

(2017-08-02 04:36:06) 下一个

      一九七九年二月初自崇明农场返沪顶替进了父亲的工作,在压延车间成为“三班倒”工人,同我搭班的廖凤德师傅年长我九岁,老三届的,是现代体自由诗痴迷者,上海的《劳动报》副刊隔三差五有他的大作,在老廖的潜移默化下,一段时间我也喜欢上了,虽然写的蹩脚见识倒也增长不少。
      我以前只了解唐朝有流传千古的四大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和崔颢,他们的诗风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在和老廖的聊侃中自己也知道如今也有著名的四大新边塞诗人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他们主要是以诗歌作品描述新边塞风情,歌颂西部精神。
      廖凤德师傅对其中的周涛顶礼膜拜,称自己是“周涛门下一走狗”,老廖常常将周涛诗歌的巨轴在我跟前展开,在他的大地长旅中,山川累累,岁月苍茫。或是黄河壶口、嘉峪古城、莫高石窟;或是汗血宝马、草原雄鹰、虎豹苍狼、鸦群夜茑;或白桦胡杨,沙荆枣林;近似英雄史诗风格,颇像蒙古长调。而在世界屋脊上的神山,雄浑的伊犁河谷,吉木萨尔的黄土大道,博格达峰的雕像,喀喇昆仑的大雪,卡拉麦里雪原上奔驰的野马,大漠深处的尼雅、安迪尔、楼兰和罗布泊,甚至流进沙漠的叶尔羌河,高山抑止的古格王国遗址中,都有一种苍凉冷寂中不屈人生怆然涕下的味道。
      记得有一次在厂工会举办的现代自由体诗歌的演讲会上,老廖煽情的朗诵了周涛的《野马群》,他在台上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我在台下亢奋感动,无法释怀。         

    二十七年以后的今天,只要自己一回想当年我飘洋过海,离开熟悉的上海,离开熟悉的亲人,来到蒙特利尔这块陌生的土地漂泊闯荡的时候,仿佛感觉我就是周涛《野马群》里的这批脱缰的普氏野马中的一匹,剽悍威猛,纵横驰骋……

      附录:《野马群》 作者 周涛

       兀立荒原

          任漠风吹散长鬃
          引颈怅望远方天地之交
          那永远不可企及的地平线
          三五成群
          以空旷天地间的鼎足之势
          组成一幅相依为命的画面

          同是马的一族
          却与众马不同
          那拖曳于灌丛之上的粗尾
          披散胸颈额前的乱鬃
          未经梳理和修饰
          落满尘沙的背脊
          不曾备过镶银的鞍具
          强健的臀部
          没有铁的烙印
          在那桀骜不驯的野性的眼睛里
          很难找到一点温顺

          汗血马的后代
          突厥铁骑的子孙
          一次酷烈的战役中
          侥幸生存下来的
          古战场的遗民
          荒凉土地的历史见证

          昔日马中的贵族
          失去了华贵的马厩
          沦为荒野中的流浪者
          面临濒于灭绝的威胁
          与狼群周旋
          追逐水草于荒漠
          躲僻搏杀的枪口
          但是,即使袭来旷世的风暴
          它们也是不肯跪着求生的一群

          也有过
          于暮色隆临之时
          悄悄地
          接近牧人的账篷
          呼吸着人类温暖的气息
          垂首静听那神秘的语言和笑声
          潜藏于血液中的深情
          从野性的灵魂里唤醒
          一种浪子对故土的怀念
          使它们久久地
          默然凝神
          可是只需一声犬吠
          又会使它们
          消失得无踪无影

          牧人循声而出
          遥望那群疾不可追的
          隐匿于夜色之中的黑影
          会轻轻地说:
          哟嗬,野马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