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lain english zt

(2011-12-27 06:19:54) 下一个
歐內斯特·亞瑟·高爾斯爵士,GCB,GBE(Sir Ernest Arthur Gowers,1880年6月2日-1966年4月16日),英國資深公務員及作家,1903年至1930年在英國政府內供職,曾處理稅務及礦務等事務,離開政府前任稅務局委員會主席。離開政府以後,高爾斯爵士繼續獲政府委以不同公職,當中包括出任煤業委員會主席、倫敦地區民防地區專員、哈羅發展公司主席、及死刑皇家委員會主席等等。高爾斯爵士深得英廷肯定,多次獲勳,更曾四度獲授予爵士勳銜。

高爾斯在政府供職多年以來,以文筆簡潔直接著稱,善於英文公文寫作。他在1954年出版參考書The Complete Plain Words(《簡單語文全集》),內容講授英文公文寫作技巧,出版至今未曾停印,是英文公文寫作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o 1.1 早年生涯
o 1.2 加入政府
o 1.3 擔任公職
o 1.4 寫作生涯
o 1.5 逝世
* 2 家庭
* 3 部份著作
* 4 榮譽
o 4.1 頭銜
o 4.2 殊勳
o 4.3 榮譽學位
* 5 相關條目
* 6 注腳
* 7 參考資料
* 8 外部連結

[编辑]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高爾斯在1880年6月2日生於英國倫敦,父親為威廉·理查德·高爾斯爵士(Sir William Richard Gowers,1845年-1915年),是著名神經學醫生,亦是皇家學會院士,母親是瑪麗·拜恩斯(Mary Baines),來自利茲,是腓特烈·拜恩斯之女。[1] 高爾斯家中有四名兄弟姊妹,他是二子,早年入讀拉格比公學,畢業後升讀劍橋大學卡萊爾學院,期間表現優異,獲頒獎學金外,更於1902年的古典文學優等考試中取得一級榮譽成績。他後來再在1949年獲院方任命為榮譽院士。[1]
[编辑] 加入政府

大學畢業後,高爾斯在1903年加入英國政府任職公務員,起先於稅務局供職,翌年調往印度事務辦公室。[1] 在1906年於內殿考獲大律師資格後,高爾斯自1907年起為歷任印度事務次官任職私人秘書,其中較出名的有埃德溫·塞繆爾·孟塔古,孟塔古後來在1917年出任印度大臣。[2] 在1911年至1912年間,高爾斯轉而出任財政大臣大衛·勞萊·喬治的私人秘書,其後在1912年再獲勞萊·喬治委任到全國醫療保險委員會(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Commission)任職總督察,主管英格蘭地區,至1917年卸任,同年獲授CB勳銜。全國醫療保險委員會是根據《1911年全國保險法案》而設立的,委員會的設立在當時對一眾公務員來說,是一份規模浩大而繁複的工作。[2]

在1914年至1917年期間,高爾斯一度被借調到外交部辦公室任職,至1917年,他改而出任公務員事務仲裁委員會秘書,1919年轉任貿易委員會轄下煤礦部的生產總監,並於1920年獲擢升為礦務常務次官,期間於1926年獲英皇授予KBE勳銜,成為爵士。[1] 在1927年,他卸任常務次官,並調回最初加入政府時供職的稅務局,不過這次則出任稅務局委員會主席。[3] 高爾斯在1928年獲勳KCB勳銜,後於1930年從稅務局委員會退休,脫離公務員行列。[1]
[编辑] 擔任公職

高爾斯雖然退休,但因為長年在政府任職,經驗豐富,所以很快就獲政府委以公職。在1930年至1935年間,他再次接手煤礦事務,獲政府委任為煤礦整頓委員會(Coal Mines Re-organisation Commission)主席,而該委員會是依照《1930年煤礦法案》而設立的,職責主要是合併國內礦場,然而受到礦場主的強烈反對,委員會未能有所作為。[2] 儘管如此,他在1938年至1946年間再進一步獲委任為煤業委員會(Coal Commission)主席,並在1942年成功宣佈英國國內所有停產煤礦一律成為煤業委員會的產業。[2]

在二戰以前,高爾斯曾任帝國國防委員會轄下的人力資源小組委員會主席,1939年至1945年期間還獲委任為倫敦地區的民防地區專員,與時任倫敦郡議會領袖萊瑟姆勳爵(Lord Latham)等人合作,協助統籌倫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防務工作。[2] 戰後,高爾斯在1945年獲勳GBE勳銜,同年獲委任為聘用婦女擔任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研究讓婦女擔任與外交事務有關的高級職位。[1] 翌年,他任內政部辦公室的商店休息時間調查委員會主席,後復於1949年獲政府委任為保存歷史建築物委員會主席,研究歷史建築物的保存、保養及用途。[2]

另一方面,高爾斯亦在1934年至1947年間擔任位於紹斯沃爾德(Southwold)的聖菲力克斯學校(Saint Felix School)校董會主席,二戰爆發後在1940年5月協助主持學校遷校到康沃爾廷塔哲(Tintagel)的亞瑟王城堡酒店,後來再遷校往薩默塞特的聖喬治(Saint George)。[4] 在1947年,市鎮及郊區規劃部(Ministry of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根據《1946年新市鎮法案》而成立哈羅發展公司(Harlow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該公司透過政府貸款在埃塞克斯郡的哈羅購入土地,興建新市鎮,並就新市鎮的興建與埃塞克斯郡議會緊密合作。高爾斯在1947年出任該公司的首任主席,協助籌組公司,至1950年卸任。[5]

在1949年至1953年,高爾斯獲政府委任為死刑皇家委員會主席,卸任後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授予GCB勳銜。在皇家委員會的經歷促使他堅定倡議廢除死刑,並在1956年出版A Life for a Life? The Problem of Capital Punishment(《以命易命?死刑的問題》)一書,對死刑衍生的問題加以探討。[2] 在1952年至1953年,高爾斯出任手足口病委員會主席,另外又自1948年至1957年出任全國神經疾病醫院委員會主席。[1] 高爾斯較晚期出任的公職還包括有自1956年至1957年出任英語協會主席,以及自1952年至1960年擔任大英帝國勳章紫杖傳令官(Gentleman Usher of the Purple Rod)等等。[1]
[编辑] 寫作生涯

参见:簡單語文全集

高爾斯無論任職公務員以及在後來出任公職期間,都以表達能力清晰、文筆簡潔直接著稱,這成為他一直獲得政府重用的原因之一。[2] 在時任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吉斯爵士(Sir Edward Bridges,後為布里吉斯勳爵)及財政部邀請下,[2][6] 高爾斯在1948年出版售價為兩先令的參考書Plain Words: a Guide to the Use of English(《簡單語文:英文哂弥敢?罚?瑑热葑畛跻怨珓諉T為閱讀對象,講授英文公文寫作技巧。他後來又在1951年出版續集ABC of Plain Words(《簡單語文ABC》),至1954年更將兩版結集成為The Complete Plain Words(《簡單語文全集》)出版,閱讀對象在日後漸漸擴充為有意鍛鍊英文寫作技巧的人士。[1][2]

高爾斯在書中提出不要官僚文章,忌用冗贅句子及苦澀難明的詞彙,鼓勵在公文寫作中多用簡單直接的表達手法,使公文成為大眾可以容易理解的文章。[2]The Complete Plain Words自發行後經過多次修訂,出版至今未曾停印,是英文公文寫作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2] 高爾斯後來榮獲曼徹斯特大學頒售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在1965年,已屆85歲的高爾斯復獲牛津大學出版社邀請擔任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福勒現代英語文法》)新版主編。[1]
[编辑] 逝世

高爾斯晚年花時間在西薩塞克斯的農場養豬。[2] 他在1966年4月16日卒於薩塞克斯米德赫斯(Midhurst)的英皇愛德華七世醫院,終年85歲。他身後遺下遺產逾10萬英鎊,遺產於1966年8月16日獲得當局認證。[2]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封面
[编辑] 家庭

高爾斯在1905年娶康斯坦絲·基爾為妻。康斯坦絲來自北愛爾蘭安特里姆郡的巴利馬尼(Ballymoney),父親托馬斯·麥克格雷戈·基爾(Thomas Macgregor Greer)為當地副郡尉。[1] 高爾斯夫婦共育有一子兩女,康斯坦絲在1926年憑丈夫成為高爾斯爵士夫人(Lady Gowers),後於1946年獲授MBE勳銜,她在1952年去世。[1]
[编辑] 部份著作

* Plain Words: a Guide to the Use of English. London: HMSO, 1948.

(《簡單語文:英文哂弥敢?贰?惗兀篐MSO,1948年。)

* ABC of Plain Words. London: HMSO, 1951.

(《簡單語文ABC》。倫敦:HMSO,1951年。)

*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HMSO, 1954.

(《簡單語文全集》。倫敦:HMSO,1954年。)

* A Life for a Life? The Problem of Capital Punishment.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56.

(《以命易命?死刑的問題》。倫敦:查托及溫德斯,1956年。)

* Editor, 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主編,《福勒現代英語文法》第二版。牛津大學出版社,1965年。)
Plain English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Plain English (sometimes referred to more broadly as plain language) is a generic term for communication styles that emphasise clarity, brevity and the avoidance of technical language –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official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laws.

The intention is to write in a manner that is easily understood by the target audience: appropriate to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knowledge, clear and direct, free of cliché and unnecessary jargon.
Contents
[hide]

* 1 United Kingdom
* 2 United States
* 3 See also
* 4 References
* 5 Bibliography
* 6 External links

[edit] United Kingdom

In 1946, writer George Orwell wrote an impassioned essay,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criticising what he saw as the dangers of ugly and inaccurate contemporary written English – particularly in politics where pacification can be used to mean ...defenceless villages are bombarded from the air, the inhabitants driven out into the countryside, the cattle machine-gunned, the huts set on fire with incendiary bullets....

Two years later Sir Ernest Arthur Gowers, a distinguished civil servant, was asked by HM Treasury to provide a guide to officials on avoiding pompous and over-elaborate writing. He wrote:

Writing is an instrument for conveying ideas from one mind to another; the writer\'s job is to make his reader apprehend his meaning readily and precisely.[1]

Gowers\' guide was published as a slim paperback Plain Words, a guide to the use of English in 1948, followed by a sequel The ABC of Plain Words in 1951 and, in 1954, a hardback book combining the best of both,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 which has never been out of print since.

Gower himself argued that legal English was a special case, saying that legal drafting:

...is a science, not an art; it lies in the province of mathematics rather than of literature, and its practice needs long apprenticeship. It is prudently left to a specialised legal branch of the Service. The only concern of the ordinary official is to learn to understand it, to act as interpreter of it to ordinary people, and to be careful not to let his own style of writing be tainted by it...[2]

However, there is a trend toward plainer language in legal documents, and in fact the 1999 Unfair Terms in Consumer Contracts regulations mandate plain and intelligible language.[3][4]

An inquiry into the 2005 London bombings recommended that emergency services should always use plain English. It found that verbosity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that could cost lives.[5]
[edit] United States

In the US the plain language movement in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started in the 1970s. The Paperwork Reduction Act was introduced in 1976,[6][7] and in 1978 President Carter issued Executive Orders intended to mak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cost-effective and easy-to-understand by those who were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them.[8][7]

Many agencies now have long-standing policies mandating plain language,[9] and in 2010 this was made a federal requirement with the Plain Writing Act.[10][9][11]

In legal writing, the late Professor David Mellinkoff of the UCLA School of Law is widely credited with singlehandedly launching the plain English movement in American law with the 1963 public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the Law.[12][13] In 1979, Richard Wydick published Plain English for Lawyers.

Plain English writing style is now a legal duty for companies registering securities under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due to rules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adopted in 1998.[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