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杜威教育理论到中国英语教育 zt

(2010-08-02 08:24:59) 下一个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任小池
【摘要】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阐述了“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这

三个命题是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最概括的表述, 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杜威这

三个核心命题理论的阐述, 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思考。

【关键词】教育; 生活; 经验; 素质教育; 任务型教学

杜威是世界现代教育的开创者。1916 年, 杜威发表了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该书全面反映了杜威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对美国乃至全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民主主义理念与教育思想。下面, 笔者将就杜威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命题进行阐述, 并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思考。

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常把生活和经验放在一起使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 “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 杜威, 2001) 。

杜威( 2001) 认为,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把教育与生活、生长与发展视为同一意义的概念,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与社会生活都是教育。教育既始于社会又将归于社会。因此,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者之中, 社会生活是整合其他两种生活的关键。各种场合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 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 在邻里间, 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 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 结果导致呆板而死气沉沉( 杜威, 2001) 。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 社会生活给予他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教育上的许多失败就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基本原则。因此,教育丝毫也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了道德的目标, 也没有了什么目的, 只要我们关闭在作为一个孤立的机构的学校里, 我们就没有指导原则, 因为我们没有了对象。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如果教育即是生活”, 我们会获得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因为“一切生活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一面、艺术和文化的一面以及相互交往的一面”, 就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这一思想是合理

的。他甚至认为, 整个生活的东西就是教育的东西, 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总之, “生活即教育”。

关于生活与发展, 杜威说, 生活就是发展, 而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从教育的角度, 从儿童和成人生活的特征来看, 所谓的发展, 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 如养成各种习惯, 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能、明确的兴趣和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常态的儿童和常态的成人都在发展。儿童具有特别的能力, 忽视这个事实, 将会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展和导致其畸形发展。而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环境, 在环境的改造中引起许多新的刺激, 新的刺激又指导他的各种能力, 促进它们不断发展。忽视这个事实, 发展就会受阻, 适应环境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因为儿童与成人都在发展, 所以, 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生长与不生长, 而是由于儿童与成人的情况不同, 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不同。他们的生长方式各有其优越性。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儿童应向成人方面发展。对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性以及坦率的胸怀, 成人应向儿童学习。

二、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 赫尔巴特等的传统教育理论的基本缺点是忽略了生物都有种种主动的与特别的机能。因此, 他提出“生长”是生物的根本特征。既然人是一种生物, 也应具有生长的特性, 而且不仅常态的儿童在生长, 就是成人也在不断生长。“生长”是人生的目的, 因而也是教育的目的。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 要求在教育中要考虑儿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 不要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育或使他们畸形发展; 要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 不要过分强调训练以免牺牲个人的理解能力, 导致机械的技能, 要“尊重儿童时期”, “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要忽视生长的过程以致拔苗助长。“学校教育的价值, 它的标准, 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 看它的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这就是说, 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 一切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重心。“生长是生活的特征, 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它自身以外, 没有别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之说, 实在于强调不应该在教育过程之外强加一个目的, 教育的目的和过程本就是一致的, 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 这就是“教育即生长”的根本意义。

三、教育即经验改造

杜威认为, 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 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 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可见, 在杜威看来, 生长的理想应归结成这样的观点, 即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或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 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 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的作用, 它就达到了这个目的。无论是婴儿、青年, 还是成人, 他们的经验对教育的作用, 都处于相同的水平。也就是说, 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 真正学到的东西, 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 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杜威由此得出一个关于教育的专门定义: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 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 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生长的能力。”

四、杜威的教学论

杜威认为, 现今社会不民主现象存在的原因, 是科学方法没有成为人们处事和解决人类问题的手段。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最好途径, 其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但当时的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科学和技术发展前的那一套。“学生开始学习科学的时候, 就用现成的教科书, 在这种教科书里面, 教材的编纂都是依据专家所规定的秩序。一开首就把专门性质的概念与界定说教给学生。在最初时期就把定律教给学生, 往往使学生不明了这种规律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最好的教法也不过是略述这种定律的来源。于是学生仅学得所谓‘科学’, 并未曾学得科学的方法, 用来对付日常经验所习见的材料。”“这种教法的必然结果, 便是科学与有意义的经验彼此隔阂, 不发生关系。学生不过是学得符号, 对于其中所含的意义毫无所知。他学得专门的听来的知识, 并不能推究这种知识与他所习见的事物与工作有何关联———往往他所获得的, 不是特殊的生字。”(2001)

杜威一反传统的教学方法, 将科学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这便成了他有名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 第一, 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个与实际经验有关系的问题情境, 在这个情境中, 学生的活动是连续的, 他们对活动本身是感兴趣的; 第二,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 并由此引发他们积极思维;第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 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 第四, 由学生把自己所想出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排列, 条理明晰; 第五, 由学生尝试运用提出的设想来解决问题, 直到问题解决。针对不同的教学, 杜威并不强求必须死守这五个步骤或顺序,主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杜威从他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出发, 在教学上提倡“从做中学”, 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应为儿童设想, 以儿童活动为依据, 以儿童心理为根据。教师应当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或参加者, 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或旁观者。如何实施这种教学理论呢? 为此, 杜威提出了有名的“思维五步”法, 即疑难—问题—假设—推断—验证, 在“思维五步”法的基础上采取设计教学法。与此相适应, 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通, 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理想的课程应当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数千年来, 教学每每是儿童深感痛苦的活动, 正是由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从做中学”, 儿童才真正从压迫天性的教育中获得解放,学校教育才大为改观。

五、对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思考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明确地阐述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这与我国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素质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在教育中愉悦地生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做事情,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提法某种程度上来说, 也是杜威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理论的一种体现。

同时, 杜威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也是对片面强调教育工具价值的一个有力的抨击。当儿童学习不是因学习本身, 而是为了别的动机, 比如考试、升学、就业、竞争等而学习的时候, 这不仅无益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也不利于其品德的进步。

素质教育提出以来, 一直都没有完全得到有效的实施。一方面是我们狭隘地把教育禁锢在学校教育的狭窄范畴之内, 没有真正地把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另一方面是我们并没有有效地将社会生活引入学校, 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仍然是脱离的。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一个真实的任务, 从而达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获得, 也是与杜威的教育理论相一致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也成为摆在英语教育者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 创设真实的英语语言运用情境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创设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的情境; 第二, 创设与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有关系的情境; 第三, 英语教学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因此, 教师要努力创设在非英语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合理情境。同时, 学校英语教育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和英语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杜威以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 建立了美国新教育。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并对当时的苏联、中国、土耳其等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影响。当然, 杜威的教育理论并非完美无缺, 即使在美国国内也长期受到来自其他教育派别的批评。但毕竟杜威所提出的问题人们无法绕过, 杜威的教育理论自有其合理和可取之处。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英语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分析杜威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论, 对推进中国的课程改革, 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褚洪启. 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鲁子问. 中小学英语评真实任务教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转载)
2009-03-06
下载: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