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正文

从嫁人如搭车到尊重

(2009-10-11 04:26:56) 下一个

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嫁人如搭车》。文章将女人比作搭车的人,将男人比作各种各样的车,劳斯莱斯、面的、人力三轮车。。。 。。。

在鄙薄了那些以青春和红颜作车票拼命挤上“劳斯”、“卡迪”的女人和那些因缺乏自信、害怕花季过早凋残而老大不情愿地钻进“面的”的女人之后,作者说:“其实,搭车如嫁人,是讲究缘分的。我们大多数女人都不会带在意车子的昂贵或奢华,因为我们知道诸如比尔?盖茨、雅虎们这些豪华的‘车’是‘人精’,少之又少,他们需要旗鼓相当的女人来配。其实,只要女人真的爱你了,哪管你是‘奔驰’还是‘面的’。爱情从不玩行头。也有女人爱坐‘人力三轮’的,无怨无悔地坐在没有油烟污垢的洁净的三轮上,倚着青春的柔情和风韵,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把她载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家。。。”
 
作者署名“红丽”,想必是女性。文章从头至尾体现出的“自立、自爱、自强”的精神取向,已及对美好爱情的坚强信念,在今天这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更显得清新纯净,着实令人高兴。
不过,可能因为自己的立场,又或许因为经了些风霜,再加上在鸡蛋里找骨头的嗜好,看了这篇文章,总觉得“搭车”这个比喻不甚恰当。为什么呢?

首先,我觉得将女人比作搭车人对女性的自主性有损。

诚然,搭车人站在十字街头,面对形形色色的车挑挑捡捡,搭与不搭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似乎颇为主动。但是一旦选中其中某一辆,坐进车厢,主动性便立即丧失殆尽。车驶向何方,完全由不得自己。皆因你不是打的而是搭车。如果车的目的正是你的方向,那还幸运。只要车也愿意,你尽可一路坐下去;倘车的方向与你的相左,那么你要么委屈自己,要么中途下车,别无他法。 

其次,视婚姻如搭车于女性的尊严有损。

女人,尤其是现代都市女孩,没有不希望得到男性尊重的。而小男生们却很少具备西方骑士的风度,不知道女人享有 LADY FIRST 的优先权,不知道女人需要玫瑰花的陪衬,不知道女人应该用赞美来呵护。于是,女人们便哀叹。

其实西人的礼仪和语言技巧只是其形式上的调调,真正对女人的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忽略了性别差异后对人的尊重,是代入性别差异后对女性特点的理解和关怀。这是男人需要做的。要让男人尊重女人,女人自己也得做些事情,最重要的,便是自己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不是娇贵自己。尊重自己是要把自己在人格上与男性等同起来,要有把握自己生命独立性的勇气和信念。

许多女人在结婚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教育都是为了找一个好男人,结婚以后便将一切理想和追求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她的独立性在结婚之日甚而在恋爱之时就已全部放弃。这种依赖有某种程度的对男人的信任,也有某种程度的犯懒。归根结底是对自己尊重不够。这样的女人便只能“无怨无悔地坐在车上,看着别人把她载到某个地方”。倘使车上有了油污,她不一定能想到去擦洗;倘使道路艰难,她不一定能想到给男人精神上的鼓励;倘使到达的目的地并不够山清水秀,她不一定能想到应该给男人予安慰而非埋怨;倘使中途被赶下车,她不一定能挺胸站稳。

如果女人对自己足够尊重,她不该把自己当作搭车人,更不能把嫁人当作搭车。不管搭的是什么车,那车都不是你的,你只是一个不相干的过客,随时有可能被赶下车。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舒婷做过我认为最恰当的比喻:象两棵并肩的树。“。。。根,紧握在地下,叶,交融在云里。。。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建立在两个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爱慕、相互帮助的关系,是迈向更美好的爱情圣殿的进行曲,踏着这样的节拍,男人与女人手拉手,肩并肩,不即不徐,坦荡胸怀,朝着他们共同的目标快乐前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