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也想

对细节的观察常常是思考的起点
个人资料
老看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ZT:中国国土三分一已荒漠化:盲目开发代价沉重

(2009-07-26 10:52:06) 下一个

中国国土三分一已荒漠化:盲目开发代价沉重

作者: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胡跃高

中国国家林业局网站6月17日发布信息,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3;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

科技日报报导,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之一。

近半个世纪以来,导致我国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原因是人为因素。西部地区人地关系未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完成转型,荒漠化大势一旦形成便有下滑惯性。因此,如不及时治理,我国荒漠化形势极可能更加严峻。

荒漠化形势局部改善,整体恶化

分类审视中国荒漠化问题,荒漠化区除林地治理形势较好外,耕地因生产强度加大、灌溉水取大于供,保护性耕作体系尚未成型,荒漠化程度处于胶着状态;草地因面积持续削减、长期超载过牧,荒漠化形势“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湿地与水系几乎是100%处于缩减状态;沙漠沙地相对稳定,其边缘区域因开发失当,部分处于活跃蔓延状态;社区与工业基础设施因近年建设规模扩大,水资源压力加重。我国荒漠化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比较而言,我国防治荒漠化有七方面优势:具有最勤劳勇敢的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我国正成为世界科技革命中心之一,具有8000万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全人类已经积累了足够丰富的防治荒漠化经验与教训,中国近50年的实践历历在目;我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内安定团结,荒漠化区为多民族聚居区,防治荒漠化为民心、国心、党心所向;国家具有强大的工程组织建设能力,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完成建设;国际关系良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存在密切合作关系,在防治荒漠化问题上动员国际力量与协调建设能力强。

防治荒漠化工程的四大基本战略

我国已经具备全面防治荒漠化的能力。当前的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即对荒漠化严峻性的准确认识,对防荒治荒能力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推动制定防治荒漠化工程方案,实施建设。

一方面,荒漠化的基本成因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近代荒漠化泛滥的主因为人类不当行为。这决定了荒漠化在根本上是可以防治的;另一方面,工程方式是人类对付重大挑战的基本方式。这决定了人类实现防治荒漠化目标的方式必然为工程方式。优先建设我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的基本战略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查清家底,布局综合考察。即分别对荒漠化区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沙漠沙地、社区与工业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考察,统一调查研究,判明形势;

(2)全面总结历史事件与基本建设经验教训。组织社会各界,总结古今中外与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相关的一切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3)投石问路,建设第一个试验示范区。优选地区级以上行政单元,设置第一个国家防治荒漠化工程试验示范区,集中人、财、物,组织建设,取得经验、技术与治荒工程建设理论,鼓舞士气,打开建设局面;

(4)制定30年工程建设战略方案。我国防治荒漠化工程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98个县(市、旗)、31个少数民族、近4亿人口,堪称人类史上的壮伟工程。要用30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建设。分内容、阶段严格制定规划是完成建设任务的基本前提。

我国正处于防治荒漠化的最佳时期。历史地来看,如果说当今人类有机会防治荒漠化的话,最可能优先实现目标,进而推动全球防治工作的国家就是中国。防治荒漠化是全人类赋予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