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会变色的瓶子

(2022-05-08 14:08:46) 下一个

马未都在《瓷之色》这本书里提到在唐代的时候瓷器的颜色是“南青北白”,北边是邢窑,南边是越窑。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到“碗,越窑为上,其瓷类玉、类冰。”晚唐、五代时越窑瓷器专门做为贡品,臣民不得使用,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秘色瓷”,这个“秘”到底是什么呢?马未都解释说是青色带了一点灰,不过青色是一个主观颜色,不是一个客观颜色。

这句话看书本上没法理解,看到具体的实物时才感受到,原来这种“青”色是可以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颜色,所以古人觉得这种青釉瓷非常神秘、把它称为秘色瓷。

青瓷不等于绿色,到了北宋末年,汝窑在釉料里加入适量的玛瑙粉,烧出来了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的青瓷,其中釉色就有八种,在传世器中常见有天青、卵青(月白)、粉青三种,因为有玛瑙入釉,所以光泽如玉。

青瓷的烧制以龙泉最为有名,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据说在三国东吴时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南宋以后质量得以迅速提高。龙泉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

宋人重视瓷器的釉色,器型,不讲究纹饰,大部分瓷器是素面无文的,到了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他们将所有的瓷器全部装饰了一遍,龙泉青瓷也将刻花、划花、印花、贴塑、镂刻、露胎等有可能的技法都用了进去。

元人从西方带来了蓝色,所以蓝色在青花瓷上的使用日渐成熟,元代的景德镇逐渐兴起,明代又先后创烧出五彩缤纷的彩色瓷、斗彩瓷。到了明成化初年龙泉窑送去了最后一批贡品然后再也没有接受到朝廷的订单。到了清代中期,龙泉窑彻底断烧。

后人虽有仿制的优秀作品但是在色彩上还是到达不了前人的高度。

光线下的颜色变化:

元末明初龙泉窑划花粉青釉兽耳衔环瓶

高古瓷的宝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