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学

在纷繁的尘世中,找一个角落,与自己对话,升华心灵.
个人资料
正文

森林的魅力

(2025-10-27 16:08:44) 下一个

 

今年休假的民宿,选择了密苏里州的森林。房子位于高地,走十几分钟,就到了河边。享受美景的同时,又有些忐忑。等待老公烤肉的时候,我在离房子十几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再也不敢往前走,害怕遇到什么动物或者危险的人类。既然是短暂的租客, 这段时间应该不会有其他人来打扰,可附近那顶为打猎用的帐篷,让我还是禁不住想象是否会有逃犯躲藏在附近。

房子没有篱笆,鹿群常从后院跑过,导致我一个人不敢坐在院子里, 害怕有其他更危险的动物。幸好,主人建了个很大的凉台,纱窗和能锁的门给了我安全感。一边倾听蟋蟀和其他动物的音乐会, 一边欣赏偶尔落下的树叶,心情也从忐忑转变为悠然。

刚到这里,风很大,终于等到了夜黑无风的良辰,在院子里享受篝火。距离上一次篝火,竟然有至少十年了!由此可见,能遇到享受篝火的时间,地点,和完美天气, 是多么难得!

什么都不干,老老实实坐一个多小时,我受不了那种无聊。好像只有篝火能让我在心安理得中无所事事。火每分钟似乎都在变化,我目不转睛,生怕错过那转瞬即逝的美。飞溅的火星和舞动的火苗,让我的思绪飘向原始社会,和祖先一起在篝火边休息,烤肉,讲故事。

温暖的篝火让我安静下来,享受这份穿越时空的美,但各种动物的叫声,尤其是土狼,又提醒我黑暗森林的莫测与危险。这一带有很多家庭农场和牧场,牛叫声此起彼伏,不知道那些土狼今夜是否袭击了一些小牛。老公说不用担心土狼会突然出现在我们身后,因为这儿的农场主和牧场主肯定用枪招待土狼, 所以土狼知道要远离人。动物应该都怕火, 所以篝火也让我感觉安全了很多。烧过的木头没有了火苗,那红彤彤的美,依旧让我着迷,联想起火山喷发流动的岩浆。

第二天早上,一堆灰烬让我想象其前世今生。 从幼苗长成大树,历经风雨彩虹,变成柴火,燃烧自己,让红火的绚丽变成一堆随风飘散的灰烬,将化学元素重新释放回大自然,开始生命的下一个轮回。我当然为灰飞烟灭而惆怅, 但昨夜那尽情燃烧的美,让人念念不忘---直到我失去记忆或者生命。

下雨了,终于有机会实现近一年的心愿:一边听雨, 一边发呆。一直想在周末下雨的时候,能坐在凉台,看雨中的花园。可快一年了, 我都没有找到时间!周末当然能放松一些,但依旧紧张,周六处理攒了5天的家务, 周日又忙着为下一周做准备,把蔬菜瓜果清洗切好, 以便提高下班后做饭的效率。好不容易忙完家务清单,又忍不住去书房,搜索工作上那些还不明白的知识。听雨发呆这样的小事, 我却要等到每年一次的休假才能心想事成!

淅淅沥沥的秋雨,让凉台上的我很快就睡着了。醒来后, 我知道自己已经坐够了, 需要运动,就和老公来到最近的州立公园。没想到下雨天还有这么多人,可能因为是周末吧。雨不大, 所以林中的小路并不难走。经过一个墓园,就走了进去。

以前害怕墓地,但现在只要一看见墓地, 就想进去参观。可能是因为墓地很安静,也因为那些墓碑总让我陷入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沉思。一块墓碑的主人在一战前就去世了,于是我问自己:一百年之后,还有谁记得我?如果我的存在对一百年之后的世界无足轻重,那么今天那些困扰我的烦恼, 究竟又有多重要呢?

我们都忌讳死亡这个话题,可如果用“开始的时候就思考结束”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有助于目光长远,也能很快跳出当下的烦恼。比如很多人因为人情世故而烦恼,但我发现这个问题很快会让自己从人际关系的困惑中解脱:“将来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这个人是否会因此难过?如果答案是不,或者难过也只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那我为什么要花心思去讨好对方?”

说真的,这个世界上, 很多对别人重要的,未必对我们重要;另一方面,  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有些人即便经常打交道,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幸而掉一滴泪。有次我眼睛痛的要命,犹豫着是否出去透透气。我想象自己如果本来心脏有问题,因为工作压力一头栽倒在办公室,老板第一时间会怎么做?

他当然会拨911。然后呢?他立刻思考我把的活如何重新分配, 因为下午和供应商的会要照常开, 下周给客户的资料要按时提交。紧急事情安排完毕, 他再去找他的老板, 人事等,看公司内部谁能快速顶替我的位子, 或者何时发布新的招聘广告。我猜他不会为我掉一滴泪,也许因为我们关系没那么近, 也因为他没有时间悲伤。我的不幸只是在给他添乱,因为他需要立即接过我的活。这就是现代公司的基本设置:没有谁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包括首席执行官。员工的生命可以结束,但公司的业务不能停!

参观完墓地,我和老公走出森林, 沿着河边散步。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吸引了很多钓鱼爱好者。雨滴让河面泛起涟漪, 没有风,鸟儿依旧在雨中觅食,整个身心都安静下来。

钓鱼需要很大空间,但鱼就那么多,我好奇有些人是否会因地盘吵起来。没有听到任何大声吵架喧哗,连低声说话声都很少。很多人都静静等待,偶尔有目标达成的喜悦,但到手的鱼有些又被放回水里,让我好奇钓鱼的乐趣是什么?那些把鱼放回河里的人, 肯定不是为了吃鱼才会在水里站好几个小时吧?

总为各种目标忙碌奔波,钓鱼这种一动不动的爱好对我很有挑战,如果现在有人掏钱,让我在河里连续站一个小时,估计这笔钱我是挣不到。人比人, 气死人,但在爱好上,相互比较又有多大意义?只要法律允许,互不干扰,各有所爱,自得其乐。

如果看不惯别人的爱好,就提醒自己不要去瞎操心。如果自己的爱好被别人攻击,就提醒自己当聋子。就像那个恐龙迷Jack Horner,他从小就在自家和邻居的后院狂挖,希望能挖到恐龙化石。爱挖土的爱好被父亲嘲笑:“既然你爱挖土,最好能挖到金子或银子。”患有诵读困难,被很多人嘲笑欺负,被父亲当作被宠坏的懒孩子。幸好有个大学教授,跟学校谈判,保护他在不用参加考试的情况下, 继续上他喜欢的课程,比如地理,考古,人类学等等。他当然拿不到毕业证,却凭爱好学到的知识,获得了在普林斯顿博物馆工作的机会。 这个考试不及格,患有诵读困难的人, 写的论文比读的书多,后来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邀请做《侏罗纪公园》顾问。

说起爱好,自然还要提起附近居住的阿米什人。老公指着路边的马车和自行车牌子说,很快就会碰到阿米什人。我非常激动,因为阿米什人实在太另类太神秘了!

碰到的第一个阿米什人,是位推着自行车的老太太。她年纪很大, 估计无法骑自行车,就推着自行车逆行,这符合行人走路应该逆行的法律规定。第二个是从信箱取信的男人,原以为保守的阿米什人对外界很排斥,没想到他向我们的车挥手打招呼。一对母女驾着马车,那传统服饰让我感觉她们仿佛是从电影里走出来一样!

我们已经焦虑自己的职业和行业什么时候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阿米什人依旧坚持自己至少一百多年的爱好:继续农耕文明,不用电!也就是说,很多阿米什人依旧用手写书信交流!

我从小生活在没有电的农村,所以肯定不愿意生活在阿米什社区(估计去了也活不下去)。但每当电脑让我眼睛痛的时候,会短暂向往没有电的生活。环顾四周, 多少人对手机上瘾,被算法控制?社交网络让多少青少年抑郁甚至自杀?科技真的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比阿米什人高很多?

阿米什人的爱好,经受住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冲击,还能挺过人工智能的浪潮吗?那成群的牛羊,让我不禁想象将来机器人是否会代替牛仔去跋山涉水?脚下这片土地,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民宿的主人买下这70英亩的树林,我不知道这70英亩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又会照原样传几代。美剧《黄石》里, 印第安人和白人两个家族,已经因为土地而明争暗斗了七代人。大片的牧场一直是各方的争夺目标,尤其是资本,发出恶毒的威胁:“我们要在这里建机场,酒店,所以要砍掉每一棵树!填平每一条河!”

面对资本的来势汹汹,两大家族突然意识到,彼此之间不论有多少代家仇,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靠要这片土地活下去。于是双方联起手来对付资本, 以将这片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留给子孙后代。

小时候在村里,我总是幻想外面世界的精彩,早点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如果现在要回到老家,我依旧难以适应单调闭塞的农村生活,但这栋被森林包围的民宿,却让我有些明白《黄石》里两个家族对土地的眷恋。不论是白天享受阳光照进树林里的青苔,还是晚上痴迷于篝火,这份身体上的放松和心灵的自由, 是无法花高价从心理治疗师那里买到的。现代都市里那么多人抑郁,也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再需要狩猎或种地,也就无法感受到森林的魅力。

当然,森林的魅力不仅在于能让人放松,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工智能似乎正将人类带向科幻世界,可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电,这已经使得能源供应更加紧张。如果全世界集体陷入能源危机,城市必将瘫痪,那些能投奔农村亲戚的,也许还能多活一段时间,但逐渐缩小的农村, 又能支撑多少从城里蜂拥而出的难民?那就继续逃向森林, 象我们的祖先一样,去狩猎, 采野果。可那些只会用鼠标的键盘侠,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自学如何用树枝做武器?即便少数天才能仅凭自己的大脑搜索出方法,到时候,还剩下多少森林会给人类提供最后的庇护?还剩下多少河流没有被工业污染?还剩下多少植物,动物没有因为人类而灭绝?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