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妈救了我的家”

(2009-08-02 12:50:34) 下一个

      

         下午我去学校接宝宝回家的时候总要等一会,因为宝宝要和同学们在公园里玩一会才肯走,这样就认识了同样接孩子的家长。

        有位姓郑的马来西亚华侨,20多年前来到美国读书,硕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到工作,并和一个日本女孩结婚,生了一个男孩,今年己六岁半了,也在这所学校上二年级。他的孩子放学后不愿走,总要玩一会才肯走,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就闲聊起来,可以说山南诲北,无活不谈。虽然他的汉语不太闲熟,但我还能听懂。

        有一天,说刭他的家庭情况时,可以说悲喜交加。他说:他的祖藉是福建潮州人,父亲为了生活,解放前独身一人,来到马来西亚干苦力,十分艰难。后来逐渐有了点集累,才成了亲,建立了小家庭,接着有了他们兄弟妹四人,当时家庭充满着幸福欢乐。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梦降临,他的母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从此往日的欢声笑语云飘天外,他们浪迹街头,无人过问的日子开始了。

         因为父亲忙生意,无力顾及他们,最多给点钱,自己买点吃的充饥,其它的都管不了。当时他哥哥最大,也只有六岁,最小的弟弟才几个月,如何过日子成了大问题?他父亲就按排哥哥照看弟妹。他当时快四岁了,用不着哥哥看,整天浪迹街头。这样就结识了一帮小朋友,都是无人照顾的小孩子。时间一长就学坏了,打架. 偷盗. 吸毒样样都干。他父亲看到这样不行,就送他去上学,到学校后,仍然难改已学坏的恶习,不到两个月,就被学校开除了。他父亲看到这样下去,一个个孩子走上犯罪道路,那怕生意再成功,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就托人说情,找了一个后妈。当时他们兄弟还不太接受。’’但是她来到我们家后,不仅挑起了抚养我们的重担,而且全力支持我父亲的工作。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兄弟的今天。而今我们兄弟妹四个,加上后母生的一弟一妹共六个,除我的大妹妹从小送别人家寄养,单误上学外,其他五个都上了大学。现在两个在美国,两个在英国,一个在台湾。我十分感谢她对我们的关爱和巨大的付出’’’’前年我回马来西亚探亲,打向了一下当年的同夥,除一人外,某他的十多个,没一个有好下场的。被关的关,被杀的杀,病死的,戒毒戒死的都有。当时我毛骨棘然,幸亏老天有眼,让我躲过此劫,否则,我也是此列中的一员’’。我听了他的叙述不由想起大家对后妈的憎恶,其实也有好的。

          前几天看电枧,也有一例,说的是古代有个后母,对她俩个儿子的教育:前方有个儿子,自己有个儿子,俩个儿子都不听话,也不学好,气的她喘不过气来。后来下定决心,背着后母的’’恶名’’,让事实教育俩个儿子。

         大儿子是前方的,不爱学习,又怕吃苦。有一天她说:’’你既然不愿学习,那就去睁钱,不能总待在家里吗’’?大儿子本来就不想在家里待,后母的话正好’’瞌睡’’遇到了忱头,一口答应。于是她托人给找了出苦力的地方。大儿去了,干了儿天感到很累,但又不想打’’退堂鼓’’ ,心想过几天会好些。没想到越干越不行,手也破了,肩也肿了,腿也酸了,实在支才持不住了,才后悔不听大人的话。他想不干了,还是好好去上学。后母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这几天的劳动,不足以教育他。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她看到大儿子确实有了进步,又经别人说情,才同意回来上学。这次实际生活的体验,使大儿子彻底转变了,从此勤奋努力,学习用功,先后考取了秀才. 举人. 进士,并作了官。

           二儿子是自己生的,也是不听话。而且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与社会上的二流子鬼混,吃喝嫖赌,什么都干,搞的家里鸡犬不宁。一天她说:’’你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总不能养你一辈子吧!你有什么要求,我全答应’’。二儿子看刭母亲这次这样和气,认为要钱的机会来了,一口要二十两银子。并说,’’以后你再不要菅了’’。母亲一口答应,使儿深感意外。而母亲深知这二十两银子,是送他到’’火坑’’ 。虽然不忍心,但还是这样做了。

          大约过了二十多天,母亲估计钱早己用完,说不定己犯法押监,就打发大儿子去城里打听消息,果然关在县衙,被打的皮开肉绽。小儿子看刭大哥来看他,脆地不起,恳求救他出去,一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不再干坏事。后来经过母亲的同意,大哥找到县官求情,县官一眼看出这是他的顶头上司,一面谢罪,一面马上放人。小儿子通过这次教训,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决心悔过自新。从此每天勤恳做事,不再鬼混。母亲看到儿子确实有了转变,心里特别高兴,就教他如何诚实做人,不断进取,并支持他做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以后通过他的诚实经营,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个出色的商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点:一是家庭教育多么重要 。二是当家庭教育无效时,只有让他到社会实践中’’碰钉子’’, 这时也可能顺利,也可能碰得’’头破血流’’。那时也可能是转变的最佳时机。尽管人们谁也不愿意付出如此深重的代价, 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别无选择。

                                                         20081024     颖民于美国硅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