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2025 (1)
孔老的殊途同归及教育领域的崩溃--老子言之六
玄野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
曾经在序言中提到,孔子入世以求道,老子求道以入世。这是说两位圣人在本质上的一致。在文化理念的表象上,他们有一些完全对立的分歧,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礼--或者用西方语汇--宗教的完全相反的态度上。老子反对宗教,孔子倡导宗教。
礼的本质是脱离于理性和道之外的行为规范与教条。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礼是导致人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执着于形式上的善而实际上为恶的罪魁祸首。这个指责并不为过。欧洲中世纪是礼过度表面化,外在形式上与耶稣教义亦步亦趋,而内里本质上却彻底相悖。于是掌握智巧和权力就操控着礼的权柄来放纵个人的欲望。中国帝制时期同样存在相似的问题,只是没有那样连贯与严重而已。
同样是在老子三十八章,其首句更加全面地点出了问题所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前半句完全正确,也广泛适用,意思是说上等的有德之士并非表现得执着于德,在形式上可能不道德,而这正是其有德的表现。老子所述的德不是现代通俗意义上的道德,而是基于人对真实的道的信仰理解而确立的行为方法与准则。现代通俗意义上的道德应该属于教条和礼的范畴,是不分人的个体情况和具体的时空条件而设立的固定规则,是宗教在现实意义上的影像。德是人内心的,往往难以充分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给世人看的,往往又不是中规中矩的,道与德在现实中随情境的不同而会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由内心的德而外显的行为无法被框入到某些教条规矩和礼法的模具中去。
而后半句却必须做相对的界定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本意。这里不是说所有遵循教条和礼法的人都是无德的,而是指以表象为实质,在行为层面上循规蹈矩,内心却完全被欲望贪婪所吞噬,属于无德。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追求高雅,将高雅这种表象当成人生目标是本质上的鄙陋粗俗,忘记这种表象而返璞归真是本质上的高雅。耶稣曾经申斥的七祸是典型案例,他指责当时掌握犹太权力的祭司阶层表面上荣光代表着神权,实质上充斥着龌龊邪恶,阻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而中世纪罗马教廷贩卖的赎罪券更是典型中的典型。将圣人的教诲教条化,将精神上的概念实物化,民众的精神追求成为神权阶层聚敛纵欲的工具。民众徘徊困惑于此类迷途,在历代各文化圈中都普遍存在,而在人的理性与神性灵性严重撕裂的当代,这更是极其普遍又严重的问题。老子的理念是解开当代人这一困境的密钥。
当然,外在行为的不失德与内心灵魂的循道归德也可以融汇在一起,那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是刻板地遵从人为设定的礼数,不是将欲望压制到彻底合乎规矩,而是个人境界达到了道的层次,世间的礼法与自己内心的自然欲望都和合一体了。很多求道人士会因此误解孔子,认为他呆板禁欲。其实孔子不是呆板,而是超乎寻常的灵动。孔子此言与朱熹的名言"存天理,灭人欲"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世儒教往往通过压抑个人的本真感情欲望来达到合于教条的目标,而孔子明确表示顺从自己的内心所想,真实表达自己的欲念,却能合于教条礼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本真欲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合一。在什么层次上二者才能合一呢?唯有在老子所述的道与德的层次上才可能,也就是现代语境下感情和理性归一到天道上帝那里。孔子并没有从逻辑理性上和灵性上剖析心路历程,只从务实的角度表达一种心理状态。老子的理念能澄澈人的灵魂,而孔子的道路更加适合于所有层次与境界的人。
老子所启示的道,孔子所引领的路,是灵魂坦途的截然不同的方式,是适合于不同资质人群的到达同一终点的不同道路。历来有许多人甚至先贤都过分重视孔子与老子的分歧,而不能追溯到圣人们在源头和终点的统一。求道行道的方式有多种,现实中的路径各异,外在表象不同,其源头和终点却一致。有些人通过逻辑思维推导,有些人宁愿于实践中力行,有些人通过直觉灵悟,还有些人会在灵性与神性瞬间明道,(这种方式也许有也许没有,姑存一说。)而最多的情形是通过遵循教条的大量实践来熏陶,日积月累,心诚则有结果。学术研究必须有对道的理解,否则僵化拘束的礼面对自由的道和瞬息万变的自然的时候,必然会无所适从。而社会运行结构中必须有礼,因为礼是大众通向道与德的方便法门。人的资质与悟性各异,要求人们都通过思辩与灵悟通晓道是不现实的,在礼的践行过程中浸染道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道路。另一方面,礼与宗教虽然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如果执着于教条顽固地认为教条就是道本身,从而禁绝教条之外的一切思想,世界就会成为死水一潭。因此,社会结构必然是硬性的法律保证基本秩序,这是人类公认的而且易于操作的价值理念;其次是以柔性的道德构建融洽的风俗,这是世界各文化圈大都一致认同的道德理念,但无法硬性规定到法律中去;再就是形态迥异的各类宗教,应该给人们充分的自由来选择;其上是对自由无碍的道的求索,倡导人们对精神与信仰的追求,是一种法无定法的领域。
从求道与得道的多种途径看,现代教育体系是武断自负而且迷失的,教育已经不再具备构建社会和谐达成人精神安宁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就是求道,然后合于道的自我灵魂生命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合适的位置。至于改造大自然之类的豪言壮语,疯话而已,笑话而已,不再赘述其荒诞。人各自的禀赋不同,所能得道的方式与途径必然各异。如今的教育体系基本将人束缚在科学,或者说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上面。得道者有,但被这些理性主义所生成的阶段性结论迷惑的却是得道者的数十倍,至于理性思考能力弱而最终对科学懵懵懂懂不知所云从而耗费青春的,更是绝大多数。所以,教育必须多元化。与其让人们记忆那些不知所云的公式方程玩字母游戏,尚不如让他们背诵点之乎者也的古训。那些公式如果在当下不懂,在日后的生活中那些人会越来越不懂,到最后干脆连字母的样子都忘了。之乎者也呢,可能他们现在不懂,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心领神会,即使难以道出所以然,却会因为生活的无数次验证而笃信不疑,进而应用于现实生活。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黄金律在当代全世界的教育界已经荡然无存,这不是教育方式方法上的细节问题,而是教育纲领教育方向上的全局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教育核心目的的错误和生命目标的迷失。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求道,让人从不同途径达到精神上和物质生活上的安顿。如今的教育则不然,几乎已经是纯粹的职业教育。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导致人类灵魂的扭曲和迷茫。
目标的错误导致系统性整体性的教育混乱,而方法与途径上的单一化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因。当代人类社会是过度迷信理性主义的时代,知识界学术界崇尚逻辑分析,任何交流只要罗列个让别人一眼看不懂的公式,这文章的水平就大幅度提高了。而新知识支撑的教育内容也被各类数学公式统治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逻辑化的确是好的方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于这种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也并非世间的所有问题都适合逻辑分析,其中现代心理学的进路就耽搁于逻辑分析,而拒绝了实践与直觉的贯通,缺乏爱因斯坦的那种直觉发现和灵感后的逻辑验证模式。
在教育的标的上向信仰和道的层次上追溯,在教育的方法上适合于人的不同资质和各自长处而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学习路径。拿数理教育来说,我一直在后悔自己没有学习足够多的数学和物理,诸如经典力学,量子力学,近世代数,黎曼几何,偏微分方程等等。我觉得这些学问会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天地正道。然而,对于更多的人而言,他们的遗憾应该是太多的黄金时间被浪费在背诵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数字上了。当时的记忆足以让他们获得高分,而那枯燥也足以让他们在考试后清空自己的大脑以腾出空间给自己真正有兴趣学而更擅于理解的东西。
关于礼与道的关系,以及人在道的不同层次上的把握,老子在三十八章中的另一段话更加深刻的揭示了其中的奥妙。因为篇幅关系,我将后续探讨单立一篇文章。
此文为<圣道三百言>之一章,全书在以下网址陆续发表:
可以说全世界的教师都知道要因材施教,也想因材施教,只是做得怎样,当然有些地方很差,但是做得好的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