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个人资料
正文

神遊《黃山-奇美的山》

(2007-03-23 16:03:27) 下一个

神遊《黃山‧奇美的山》

文:  余祖吉 圖:  葉露梅

作詞大家黃瑩先生稱讚《黃山‧奇美的山》合唱詩,說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神韻」。這一點也獲得作曲者屈文中先生本人的認同。其實,從歌詞來看,原詞引自晏明先生的一首新詩,詩中呈現的若干意象元素,同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神韻」。單單品味歌詞,古老而豐富的人文意象就躍然紙上,讓人神往不已。筆者不揣溌??韵略囍?舫龈柙~中傳統意象最豐厚的部分──雲海,難免見笑方家,不過一得之愚,冀在分享。希望大家在練「唱」的同時,除了領會曲子的音樂性,也能徜徉在文字意象的世界裡,享受雙重的「神遊」。

【圖一】: 黃山素有“中國第一奇山”之譽,山脈延綿25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峻極而險幻,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崢嶸秀麗。“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聳雲外,稱為“三天子都”。黃山巍峨挺拔,雄奇瑰麗,尤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

先看歌詞。「天都峰,我多想伴著你」是開宗明義第一篇。據說「天都」意思是「天上都會」,也就是天上神仙聚會之所,是黃山第一高峰,最最險絕奇美之峰。但是歌詞一開始並沒有說出對天都峰的情感,一直要經過諸般尋訪、追逐,接觸到了「靜默老人」的魅力所在,詩中這才逼出了「古老的天都峰,我多想伴著你」的字句,這一句含藏了強烈的傾慕與依戀之情,不是隨便說出的。而黃山何德何能,可以引動作者如此全心的嚮往?答案應該就是「雲海」了。你看:「我追逐著一朵白雲,攀上你奇險的峰頂」、「我多想為你唱一支歌啊,一支雲的歌,一支鷹的歌」。是雲,引出了這麼一段大事因緣;是雲,讓心靈找到了歸宿,於是唱出「我的心留在你絕美的頂峰」、「留在你身邊一顆燃燒的心」。惹動一切的一切,都是雲啊!

【圖二】: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贊曰:任它五岳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极為險峻,從天都峰麓至峰頂,必須手攀石欄、鐵索,走完一段陡峻奇險的“天梯”,跨過天橋,來到“鯽魚背”,鯽魚背是一段隆起的峰崗,純石無土,長約十余米,寬僅一米,兩側万丈深淵,十分險峻。近些年來,經過建設者們的不斷開拓,使登峰道路有惊無險,過鯽魚背,連穿三個洞,便登上了天都峰頂,頂上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感。

第二篇,接續了雲的意想,作者要專程到黃山尋找雲海,本篇乃名之為「尋覓」。一心尋覓的目標,就是雲海。由於一心尋覓,這一篇充滿了連續的問句,問「這是雲的搖籃?」、「這是海的故鄉?」。一邊像自問自答般的說道「黃山哪裡最美,美在何處盪漾?」、「哪裡是畫的意境,哪裡是詩的芬芳?」。另一邊,男低音則讚道「啊,'黃山多麼美」,與女聲一問一答。這是尋覓者內在的心聲。不過,「哪裡去尋雲覓海,滿山晴空藍天朗朗」。心念雲海,卻不見雲海,尋覓者終究悵然喃喃自語:「我來黃山漫步,覓尋雲的去向」,有點迷茫了!

第三篇,「走…尋…」,這一篇是原詞所沒有的,乃是作曲者因應「聯篇歌曲」格式需要,將前段「尋覓」中的尋字抽出,單獨作成一篇。所以,這一篇可以看做是前篇的延長。不過,這一篇的「尋」節奏輕快,不同於前篇的悠長。前一個「尋」是凝思、是探索;後一個「尋」卻是堅信、是歡慶了。雖然或許還沒有尋到雲海的芳蹤,但是頗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樂趣在胸中,所以走尋雲海的熱情不減。

【圖三】: “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到處都是花崗岩,而從這堅硬的花崗岩中,居然還能長出松樹,這不能不說是一奇了。黃山松,這一植物學上的獨特品种,与其它松不同,大多不滋生与土,而盤根于危岩峭壁之中, 挺拔于峰崖絕壑之上,破石而生,傍崖而長,蒼翠挺拔,虯枝盤結,形態奇特。小松不盈尺,巨松高數丈;那姿態美得奇,又奇得絕。

第四篇,終於,深心盼望的雲海出現了。「如絮的團團白雲,在山谷遊蕩浮沉」。雲兒像棉絮,浮游升降,這符合一般對雲氣的印象,爬過高山的人都知道。不過,這只是雲海初初現身時的狀態,輕柔悄然的包圍上來。等到雲海積蓄起足夠能量之後,它就產生實質的力量了。「如海的層層雲海,在山崖奔湧沸騰」,雲海真的像海一樣,有衝擊力的,歌詞並沒有誇張。早在一九八三年即到黃山拍攝的攝影家莊明景先生曾如此描述雲海:「我曾經在北海賓館前方的清涼台,親眼目睹過波濤洶湧的險狀。事情發生在我剛剛把攝影機架好,準備按下快門的一剎那,忽然從右方的石筍一帶,衝過來一波急速的雲浪。我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已經現身在濃濃的迷霧中了。」「到了玉屏樓,我看到了更雄壯的雲海。萬丈雲海拍崖而起,在深谷中翻騰不已。我腳下的峰岩和蒼松,就這麼捲入排空而來的雲浪裡頭。可是這些兀傲嶙峋的松岩,卻又好像不甘就此逐波而去的樣子,時隱時現地掙扎著。」「松濤舒卷,獵獵嘶嘶,幾乎要使人分不清何者是松濤、雲濤還是海濤了。」由此可證,雲海的確是真有它實體的存在,它不是虛幻的。難怪,歌詞中那位深情的男中音,越唱越激動,抗聲質問著:「誰說雲海啊,沒有音韻啊?誰說雲海沒有濤聲?」「我聽得如此真切,它是那樣的低沉雄渾,它彷彿在娓娓傾訴,像彈撥不盡的琴弦」。詩人激昂而熱切地提醒世人,莫要忽略了雲海的存在,切莫錯過傾聽雲海的音籟。

【圖四】: 黃山云海分為五處,在玉屏樓觀南海,清涼台觀北海,排云亭觀西海,白鵝岭觀東海,光明頂觀天海。五海各有特色,無异蓬萊仙境。尤其是日出和落日時出現的霞海,光華絢麗,色澤斑斕,更使觀者惊嘆不已,流連忘返。

話說回來,詩人的雲海意象,其實源遠流長。中國古詩詞裡借用雲海來象徵、隱喻,不勝枚舉。
例如:
「盪胸生曾〈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詠泰山〉
按:盪胸,令人心胸動盪而開闊。泰山的雲海,既打開人的心胸,又拉開了人的視野。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聞,白雲無盡時」〈王維送別〉
按:白雲象徵精神上的高度滿足。白雲無盡,足以自樂,不要再說自己不得意了。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陶弘景山中吟〉
按:擁有雲海,多麼怡悅。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李頎送陳章甫〉
按:隱者心懷,與世無爭,淡泊無求,就能充分享受白雲之樂。我們不妨有時短暫做個精神上的隱者,則也能立時猶如置身煙雲浩渺之中,一滌俗慮了。

「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按:雲能與人常相追隨,呈現一個人志節所在;也能傳達對令一個人的思念、傾慕。那麼,雲就是心靈的連結、心世界的擴大了。你看,森森古柏,當雲起時,它能夠與整座巫峽相接通。於是,或許可以說,雲海是天地萬物的呼吸、陰陽二氣的吞吐,生命之間的相互體貼頌讚。隱者的世界,其實並不孤獨。


結語:每當坐在辦公室,緊張忙碌之餘,或者走在逼狹擁塞的街道裡,身處鴿子话愕亩肥抑校???肝业男牧粼谀憬^美的頂峰」在耳際悠悠響起,天地頓時為之一寬,神清氣爽了不少。有時身陷於生活瑣事,唱一句「哪裡是畫的意境,哪裡是詩的芬芳」為妻兒解頤,似乎平添了不少情趣。以上絮絮叨叨一大篇,不足供老豆、小豆們一笑吧!

2007/02/13 刊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