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易傳的世界觀
鶴鳴在蔭
評價神道設教當對易傳的世界觀有所認識﹐而三易之中的周易可給予我們一些啟示。
說周易是需要注意到它有經﹑傳兩個部份。
易經是卜筮之書﹐其作用是在于溝通神人﹐亦即是神人對話﹐那是巫史未曾分家的時代歷史性問題﹐我們當慎重處理﹐不能輕率否定。
易傳的世界觀是總括天﹑地﹑人﹑鬼﹑神﹐是古人公認的此在世界與他在世界兼有的實有世界觀。這個是從幽明﹑屈伸往來或原始要終為說。即對生死有一定的價值認識。我們不能主觀地因當下或私自的世界觀不能肯定鬼神的存在而否定甚至抹殺古人公認的世界觀。那是不尊重古人及不尊重史實。
經的部份實際上是代表了神道設教﹐而傳的部份則是哲學性質的﹐這就進入禮樂之教。管子所說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就是以禮為首﹐禮當然包括祭祀活動以溝通天地鬼神。此在世界與他在世界整體的和諧即天人間之溝通就是政道的本意﹐其實這就是三代以至秦漢所註重底天命與道德的問題。歷史上講就是商殷之神道設教轉入周之禮樂之教之依據﹐換句話說這就是其所以然之理據。依據這個傳統﹐經傳都是實踐性的而其具體是就禮。這是易之發展的經傳兩部份在歷史上原初的和諧。神道設教所代表的天道與禮樂之教所代表的人道﹐卻一直在歷來思想史中存在著矛盾默默地推動著先秦﹑兩漢﹑魏晉﹑宋﹑以至現代思想發展而表現于各代闡釋易的具體形式中。此中實已有一辯證之可說﹐但本文主要是厘清卜筮之法。
其實講卜筮之法既涵涉此在與他在世界﹐因此它是一定要對天﹑地﹑人﹑鬼﹑神有所言說的。否則何以知卜筮之法行得通﹐何以知其理據即其必然性是有所保障的﹖卜筮之法邏輯何在﹖它是否如許多人認為宗教信仰者般只有“超越邏輯”的解釋﹖
一般所謂“超越邏輯”實際上是一種貶義。它有時是泛指宗教思想﹐不依邏輯或非邏輯與非理智的元素。但“超越的邏輯 ”(TRANSCENDENTAL LOGIC) 一詞依德國哲學家康德是以之保證科學不淪為當時的超越的經驗論或懷疑論趨勢﹐他的主要論證是數學使用的形式邏輯是基于先驗的。事實上物理學所使用的數學是先驗綜和(SYNTHETIC A PRIORI)而不是先驗分析(ANALYTIC A PRIORI)。物理學的命題其實也是先驗綜和的命題(SYNTHETIC PROPOSITION A PRIORI)。所謂“超越的邏輯”是指知性的十二範疇而言﹐並不是代表不依邏輯或非邏輯。最重要的一點是“超越的邏輯”是基于意志自由﹐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所以他講“超越的邏輯”是為其道德底形上學打下基礎。
TRANSCENDENTAL LOGIC 嚴格來說應譯為超越的邏輯。我從前亦曾一時疏忽略去“的”字﹐以至有誤﹐一字之差足墮野狐禪。所謂先驗(APRIORI)是指不從經驗而有﹐不由經驗而來。而超越則是指不從經驗而有﹐不由經驗而來﹐卻又不離經驗﹐但又反過來駕馭經驗。有此一往來故謂超越的﹐不同于超絕或超離 (TRANSCENDENT)﹐一往不返。新儒家學者牟宗三先生指出康德有時亦不嚴守這個定義。超越的邏輯即知性所使用之範疇是先驗性的。他認為超越的邏輯是超越的觀念論之可能﹐講形上學是需要有“超越的邏輯”這個概念。
易學的象數思維基本上是先驗綜和的而理則是先驗分析的。康德的哲學實際上是包括經驗的實在論與超越的觀念論。個人認為這即是實際(外延真理)與真際(內容真理)的分野。但康德所說的超越的觀念論實際上是消極的並不似得他說經驗的實在論之積極。
如前所述﹐學者們(如李天命)說非理性所能及的“超越邏輯”一般不是指TRANSCENDENTAL LOGIC“超越的邏輯”。當我們哂贸?降倪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