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兮雨兮

湮朦胧雨朦胧,清心淡意在雾中。
个人资料
正文

紫湮怪论之十三 再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东周列国志》有感兼送翰山及

(2009-08-16 19:49:24) 下一个

紫湮怪论之十三 再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读《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有感
           兼送翰山及和翰山相同遭遇的朋友共勉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郑庄公除掉阴谋篡权的弟弟段。段之子公孙滑借兵卫侯,讲“郑庄公杀弟逐母”,卫侯受骗怒而借兵。
    卫兵来势汹汹。郑庄公没有怒而兴兵,而是问计群臣,然后修书一封给卫侯,解释事情原委。
    卫桓公见书翻然悔悟,遣使撤兵。但古代通讯不便,撤兵令发至将官手中时,卫兵和段兵已攻下廪延。
    郑庄公怒,派兵收复廪延(卫兵此时已撤),并追击公孙滑至卫国。
    卫桓公问计群臣。公子州吁欲“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大夫石碏奏“以书答之,引咎谢罪”。郑欣然退兵。

    因误解而瞬起,又因解释而立消的郑卫战事在紧急关头先礼而后兵,不就是正体现了“人不知而不愠”的良好精神境界吗?
    我们中国文化重“和”,重“礼”,讲求“先礼而后兵”;“人不知而不愠”就隐含了“和”与“礼”。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一句就是对知人者智的惮释,还有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句可以解释成为:不害怕别人不能了解自己,害怕自己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那一个成熟的人该如何去做呢,又该害怕什么呢?
    别人不了解你,对你说三道四,你不生气就是君子。其实这当君子也不难。假如别人对你不怎么样,你就想那是因为他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我心情好,我是君子。
    话又说回来 ,在这里也奉劝那些光埋怨别人,经常责怪、怨恨别人的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生理上讲还会导致自己内心的不和谐,影响身心的健康!
    现代社会,人越来越多,生活节奏也来越快,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人们时常会为为彼此间的思想冲突而困惑,进而渴望彼此间的心灵共鸣,“理解万岁!”是成了现代人们的口头禅!可是要是很容易就可以寻找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俞伯牙摔琴”的典故啦!
    “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一种高境界的理解。
    “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想象中的境界;遵守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统一却是一个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
    这里要说的是对不理解我们甚至是与我们做对的人,我们首先不去考虑如何去消灭他,是如何去改变他!因为消灭了他,我们自身的实力也受影响;转化了他,我们自身的实力却大为增长。
    所谓,“不愠”也是我们伐谋的初级准备阶段;它也是我们最锋利的武器之一。
    “不愠”,并不是永远不“会愠”!只是不会轻易愠而已!“不愠”,是为了可以愠得石破天惊而蓄势!要记住我们不惧怕任何与我们对立的人,但绝对不能因为鲁莽导致可能的朋友变为对立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最后再次强调两点:
1.我们要本着毛泽东主席“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对那些得寸进尺不可理喻的的人针锋相对;
2.我们要遵循孔老夫子“人不知而不愠”的优良传统,对于那些不理解我们的人细心解释。
 
友情提示:小女浅见自娱自乐,绝对讨厌反对言论!只要本人认为不妥不喜欢看的跟帖,一律删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花甲老翁 回复 悄悄话 高见 , 高见 , 你的学养很深啊 , 佩服佩服 .

绝对讨厌反对言论!只要本人认为不妥不喜欢看的跟帖,一律删之!
何苦 , 不用求真 , 但须息见 (前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