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中

我是一本打开的书,......
正文

阿娘面传奇

(2009-07-18 22:53:16) 下一个


--
谨以此文纪念阿娘。阿娘,您一路好走!

中午时分,蒙蒙细雨中,上海思南路那一家小小的泰和饮食店门前排起了长队,队伍蜿蜒逶迤,又在皋兰路上拐了一个弯。其中男女老少,撑着伞,穿着雨衣,几乎清一色的上海话,还有人拿着锅碗筷子,各色容器,叮叮当当。

他们在等待享誉海内外的上海第一面:阿娘面。

阿娘面走红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个香港上海人李纯恩写了本“吃在上海“,其中介绍到阿娘面,为阿娘面在海内外吹起了第一阵旋风。至于这位李先生是不是下文提到的小赤佬,还有待考证。

阿娘原是上海某里弄托儿所的老师,早年丧夫,
 膝下有一独子。退休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承包了弄堂口的泰和饮食店。 据说,阿娘的父亲早年开面店,又一说她的母亲会看风水。阿娘自小耳濡目染,所以把这面店的生活做得风生水起。

说也奇怪,阿娘只做面,其它一律不碰。这面好就好在浇头,最出名的是小黄鱼浇头。小黄鱼是限量供应,天没亮去菜场排队买来,经过阿娘秘而不宣的手法烹煮之后,不仅鲜美无比,肉质细嫩,熬出的底汤更是精化所在,登峰造极,配上极具质感的上海面条,简直是天作之合。

附近的居民,
 老少几代都喜欢吃她的面,特别是周围的小赤佬放学以后都喜欢来一碗,上海人叫点点心。半饱不饱之际,乖巧的回家做作业,贪玩的书包一掼,在弄堂口继续白相。可是面条虽好,但从来没人在意过阿娘姓甚名谁,更无人知道什么泰和饮食店,只晓得阿娘是宁波人,所以也就随口叫作“阿娘面”。

谁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淮海路思南路附近一直是上海的富庶之地,一九四九
年以前是法租界,以后又是“上只角”。那里的住户几乎家家都有海外关系。中国开放以后,附近居民出国移民,留学探亲的人数逐日增多。那些当年的小赤佬,在海外乡愁日浓,都会不时想起这一碗阿娘面。常常是回国以后,第二天一早,不顾梳洗,拖家带口,有ABC,有金发碧眼的,就浩浩荡荡直奔阿娘而去。这一来二往,阿娘面的名声便传到了港澳和国外,然后又从国外海归到沪上。也算是”出口转内销“吧。

阿娘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开个面店也就维持个生计,能过就行。所以,一年中也只开半年而已。但凡过年过节,天寒地冻,盛夏酷暑,外加身体不适,阿娘总是闭门谢客。反正淮海路附近是上海的首善之地,吃喝白相应有尽有,不会少我一个。这阿娘还真没把自己当根葱!

这样一来,反倒是物以稀为贵了。有人几次千里迢迢扑空之后,便发下重誓:此生不吃到阿娘面绝不罢休!

于是,就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

阿娘肾脏有毛病,一直以来在邮电医院,瑞金医院断续住院。

年初,瑞金医院的朋友告诉我,阿娘走了!

阿娘手艺独特,想法也特别。据说,阿娘不喜欢这个独养儿子,而是喜欢和儿子已经离婚的儿媳妇,
 当然还有唯一的大头孙子。

不晓得阿娘是否将手艺传给了这娘俩?

当年的小赤佬是否还能保有这份魂牵梦绕的挂念?

苍天无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千千晚星 回复 悄悄话 啊,真的无语。。。
我问一下住在南昌路的娘娘,是否还开着,再禀报各位。
Deana 回复 悄悄话 几年前在徐家汇附近看到一家门面蛮大的阿娘面馆,显然不是正宗的,里面的黄鱼面味道很一般。我当时以为是阿娘开的分馆,现在看来不是的。
亦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iaoxiqingqing的评论:虾腰面也不错!谢谢qingqing的评论!
xiaoxiqingqing 回复 悄悄话 2001年回上海, 朋友带我们一家去吃阿娘面.小小的面馆门庭若市, 里边大约只有4,5个小方桌, 要等很久才能轮到座位, 烧好的面是从街对面端过来的. 因平时不太吃面, 所以点了最大众的咸菜肉丝面, 果然是味道鲜美. 不晓得阿娘面馆还在经营否? 愿阿娘RIP
qqiann 回复 悄悄话 一直慕名阿娘的黃魚面,去年冬天回滬,特去拜訪阿娘面館,但是鐵將軍把門,掃興而歸,實為終身遺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