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赵树理与将军林彪的关系亲着呢
最近,评价将军林彪指挥才能的文章不少;不久前,有一篇文章评价了作家赵树理。作家赵树理与将军林彪是否有过瓜葛,本文并没有探讨的兴趣;本文的兴趣在于,将这两个评价放在一起,就能感悟出中国评价历史的传统中的一些特殊气味,起码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过去所打的仗,看清楚今天应打的仗。
评价作家赵树理的文章似乎说,赵树理算个什么作家,他那些文章还能叫做小说?
介绍和评价将军林彪等军事家的作品,都十分赞赏这些将军的指挥多么天才,当然,还有领袖决策多么英明。
确实,这两个认识都正确,特别是后者。打仗不靠优秀的决策者和将军,那是绝对成功不了的。
更正确的是,赵树理的笔下本来就没有动人的故事,他本人也没有文豪的文气,其作品中也没有让人心旷神怡的好词与警句。他描述的“能不够”、“糊涂涂”以及瞧不起跟自己一样的穷人的、大字不识的文盲们,也都不能让人喜欢起来。可是,正是作家赵树理的这种描写,才能说明当时的共产党人组织人民的决心、困难与成功——共产党连这样的一团散沙都组织并发动起来了。另一个作家周立波的小说,写出了被组织并发动起来了的、分得了土地后的农民准备为保卫其所分得的土地而牺牲的精神。这对打败国民党的作用之巨大,是显然的。而赵、周两个作家的描述共同反映出了全体共产党人对战争胜利的贡献——在将军们得以施展军事才能之前,先作好人心向背的艰苦工作,在将军们得以施展军事才能之际,作好动员参军以补充伤亡,支援前线以满足军需的艰苦工作。
人心向背是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俘虏兵经过短暂教育竟然能够向国民党军队里的“老战友”发起冲锋,林彪打廖耀湘,士兵长距离跑步前进,有吐血而死都不叫苦的。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的军团士兵由法国走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几十万人没有一个掉队。这些现象都与将军的指挥才能关系不大,而是人心向背的时代表现。
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民主与进步。把人心抓到自己一边所需要进行的工作,比培养或者发现一个杰出的军事人才要艰苦得多。这样来看,作家赵树理就是一个抓住了历史题材的作家。正是他的笔清楚地反映出了中国当时的农村社会是怎样地一个与世隔绝、思想保守、没有方向而又内耗不断的一盘散沙,而共产党的干部又如何以其艰苦卓绝地努力将他们组织并且发动了起来。这样的一个作家,起码是描述和记录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瞬间的作家。
恰当说明一个战争胜负的原因,古来就有争论。
司马迁以敏锐的见解选择并记录了刘邦论功劳的一段故事。刘邦是个流氓出身,他把不会指挥打仗的、负责行政工作与后勤保障工作的萧何作为打败项羽的第一位功臣。司马迁是肯定这个流氓皇帝的见解的,即使这个流氓皇帝的话十分粗鲁和不礼貌。
更有甚者,曹蒯论战时,只关心冤狱。
中国这一百多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胜利需要军事人才,但是,仅仅依靠军事天才而夺取的胜利在历史上虽然也有,却并不多见;而且,那样做,也就太难为将军们了。想想看,六、四事件发生的1989年,曾经指挥过淮海战役的天才军事家、无冕将军邓小平和他手下执行任务的将军们当时有多么艰难。
单纯而且过分地宣扬将军的军事才能,对中国并不好,对将军更不好,更不利于中华民族总结自己惨痛的过去,以及弄清楚中国屡次遭受并不强大的民族蹂躏的历史原因。说起关云长的大刀和诸葛亮的智谋,讲述者容易眉飞色舞,听者容易热血沸腾;可是,如果忽略了政治与经济对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特别是在未来战争中的意义,就是口沫乱飞了。文才可能不高的作家赵树理,看到了共产党选择土地改革作为打败国民党的突破口的正确性,也看到了共产党组织和发动农民的艰苦性与重要性,同时,他也看到了这两点对取得胜利的巨大作用——事实上,林彪等将军的才能,正是在这两点的支撑下才得到了发挥;所以,可以说,林彪等人的天才性,首先表现在他们选择的政治方向上。对于不信这个观点的人,我请求他们回答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林彪跟着国民党,以他的军事才能,能够阻挡住分得了土地的农民军队的进攻吗?”宋、明两朝的将军被少数民族打败,清朝以及民国的将军们在外国侵略者面前经常吃败仗,以及国民党将军在内战中的连吃败仗,这些,都是将军不是天才军事家能够说明的吗?这样,作家赵树理起码还有一个现实作用,他可以让今天那些喜欢宣传领袖决策英明和将军才能最重要的军事迷们的头脑凉爽一下。因为,中国的历史上,皇帝将败仗将军正法的故事太多,可是,一直到今天,还似乎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偌大的中国居然让弱小的蒙古、满清打败了。难道天才军事家真的投胎外族、不奔中华吗?难道作事残暴的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真的是天才军事家,中国怎么作也会被他们打败吗?
恰当说明一个战争胜负的原因,对今天的中国非常之要紧,因为,未来的战争可能是国际战争,那比打败国民党更加重要。军事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天才的军事家大多是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可是人心向背的巨大工程却只能深入地、刻苦地去做,而且需要成千上万的人不停顿地去做。更何况,今天中国吏治腐败之严重,人心之涣散,都是最严重的。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战争,人们会更需要并怀念天才的军事家吧。可是,今天,任何要想让中国更强大的领袖和政党,还是得去抓住人心工程。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政治的平等,经济活动的机会平等以及社会的民主与进步,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显得比将军的指挥才能更为重要。
如果作家赵树理还在,或者有事业与精神的继承人,他们可能会写中国的官员中的“能不够”和“糊涂涂”,会写一个进步的党如何领导人民消灭腐败,为以后中国可能面临的国际战争的胜利在进行艰苦的、关于人心向背的有关工程。当然,那得有一个前题,就是有一个具有进行土地改革时代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锐气的组织者先去开展这个工作;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哪个党有勇气去进行反对腐败的工作以争取人心,而只是以写入宪法来要求人心向着它,那就到了历史应当忘记作家赵树理和他笔下的组织与动员群众情景的时候了。可是,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不要说林彪那样的具有军事天才但却自私、阴毒的臭狗屎将军,就是贡献决不在林彪之下、却没有被授予元帅军衔而泰然处之的、心胸开阔的粟裕将军,也恐怕没有几个电视台那么感性趣了!看来,作家赵树理与将军林彪的关系亲着呢
一个国家没有方向和锐气不行,社会在没有方向时最容易产生谈功论过、褒贬文武的现象,而这又更容易让人们忽略让国家没有方向和锐气的现象和原因。人民,还是象作家赵树理那样,写一些朴实无华、老实巴交的文章才好,好名人不需要锦上添花,给坏名人脸上贴金只会让坏人做坏事情时更黑心,对国家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都没有好处!这个希望对军事作家们来说,可能过于苛刻了一些,因为三国、水浒这样的大型军事、政治性名著,都采用了渲染将军的手法;可是,小民的愿望,还是提出来请作家们参考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