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舟子为什么会在中国打假

(2010-09-01 10:09:50) 下一个
方舟子其实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浪漫意象思维。

虽然读的是理科,方舟子很小就喜欢写诗。本科时办过诗社。
欣赏“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这样的话。但到底也没把诗当成
主业。

后来读生物博士的时候,对生物好像没什么热情。想写明史。
历史讲究一种宏观思维逻辑。他写明史,也没有坚持写下去。

再后来做打假斗士,这实际上是个很符合他浪漫想象的角色。
也符合他敏感好斗的本性。他的偶像鲁迅也是个文学家,也敏
感好斗。

他崇拜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
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

他的理解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曾经引起了无数没有读过
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误解,以为爱因斯坦在支持传统的宗
教,而其实爱因斯坦在这里所说的‘宗教’,不是一般人所说
的宗教,而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激情和信念”。

其实爱因斯坦说的宗教就是宗教。别人没有误解。那种追求真
理的激情和信念,就是宗教性的,不是一般的道义,不是粱山
泊好汉宋江替天行道式的道义。爱因斯坦的后半句话:“没有
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里的宗教,更明确了就是指宗教。

这句话背后的历史含义是:古希腊时代的科学萌芽,并没有很
快成长起来。因为没有足够的信仰支撑,及相应的思维方式。

人类还需要漫长的宗教训练,才能形成科学所需要的信仰基础,
思维深度,和把握尺度。科学的真正形成,要到上千年后的哥
白尼,伽利略时代。他们在原来的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出新
的科学信仰,一种不是探讨神的信仰,因此在理论上也和宗教
不直接相关,不相互冲突的信仰。

这也是为什么方舟子要在中国打假:因为中国缺乏足够的宗教
历史基础,来形成科学信仰,和其思维方式。

如果方舟子看看他戴的博士帽,就会发现很象宗教服饰。因为
科学的成熟背后,是靠宗教历史形成的信仰支撑的。

科学包括一套方法。也是对这套方法的信仰。没有证据说这套
方法是万能的,但还是有人相信它。这就是信仰。

逻辑上,科学只能证伪,不能证实。所以,科学的基础中必须,
或者说不得不,包括信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