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38)
2013 (57)
2014 (46)
2016 (52)
《飘》和目前的历史清算运动
木愉
最近,由警方暴力执法跪杀黑人弗洛伊德引发的示威游行正演变成一场清算历史的运动,对有可能让黑人同胞造成精神伤害的符号和物理存在都纷纷移出,南北内战中代表南方的李将军雕像及其当年用过现在仍旧沿袭下来的南方联盟十字旗都在其间。由经典小说《飘》改编的同名电影《飘》(也译成《乱世佳人》)也被HBO以种族歧视和美化蓄奴制的原因而暂时下架。等待纳入正本清源的再版前言后,才能重新上架。
《飘》这本书,读过好几遍。最近一次是听。听着书,虽然分明置身在21世纪,心绪却在19世纪荡漾。贴近郝思嘉、白瑞德一干人,观察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他们波澜起伏的生活篇章而着迷、为南北战争从南方人角度的解读而好奇,为郝思嘉的小心计被白瑞德屡屡看破而叫好,为郝思嘉纯粹出于经济的考虑而嫁给长她二十来岁、气味难闻的佛兰克而沮丧,为书里白人跟黑奴之间的和谐相处而纳闷,为郝思嘉对空有君子风范而平庸无能的安西里的一往情深而不解,为郝思嘉不全心全意欣赏白瑞德并最终被他抛弃而抱憾。
《飘》是一部才子佳人的小说,更是一部反映南北战争的史诗般作品。这么说起来,《飘》跟《红楼梦》有点类似,都是一而二的。不过,《红》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反映比较间接和隐晦,不如《飘》来得直接和明快。
这么说,是因为《飘》直接描述了南北战争的进程,并通过亚特兰大这个点和郝思嘉白瑞德这些人的生活,观照了南北战争对南方的巨大政治和经济振荡。北方跟南方的冲突其实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北方是工业文明,而南方是农业文明;北方通过解放黑奴而瓦解南方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作秩序,而南方矢志维护南方的以农场主和黑奴为主要结构的庄园经济、并铤而走险选择了跟联邦决裂。在作者的笔下,北方对南方的讨伐并不代表正义,反而,南方捍卫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既有经济社会秩序倒是占有了道德高地、显出了十足的悲壮。所以,南方败给北方,并非失道寡助,而是文明的败落。如同书里描述的一样,北方军士兵不愁军靴,而南方军士兵即使在冬天也可能无鞋可穿。因为有工业支撑的北方可以借助问世不久的缝纫机,快捷而批量地生产制式军靴;相反,南方只能靠手工制作不齐整不合脚的军靴。是的,从后勤补给到武器装备,南方军都不能与北方抗衡,唯有失败一途。纵然有天才的军事家李将军挂帅,南方军也只能节节溃败、骑着呜咽的战马走向夕阳。
黑奴是南北战争的焦点或者说导火索。早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就有很多黑奴不堪折磨,通过地下通道逃亡北方,关于黑奴的悲惨遭际在很多文献和影视作品中都有详实记载。《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其中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书对黑人的苦难和奴隶制的残酷进行了无情揭露和鞭笞,一时影响巨大,流行盛广,多多少少对废奴造成了舆论准备。以致林肯总统见到该书作者斯托夫人的时候,感叹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让我惊奇的是,在《飘》的场景中,白人主人和黑奴间的关系是如此融洽,黑奴似乎不再是被折磨被奴役的对象,而是白人大家庭的一份子。关于黑奴卑贱的社会地位和向往自由的心愿与行动,在书里成为了飘忽的描述,失去了具象的力量。我们看到的是郝思嘉和黑人嬷嬷的同舟共济,黑人嬷嬷甚至可以平等地对郝思嘉反制和劝诫。不仅如此,白瑞德及其他人对黑人嬷嬷也充满了尊敬。在北方军打过来、征服了南方的时候,郝思嘉家的庄园里,好多黑人居然都不离不弃。这些靠细节支撑起来的描述如此坚实和丰富,读者不禁有了疑问:南方白人主人和黑奴间如此相依为命,北方军到此解放黑奴是不是有点狗拿耗子。书里通过黑人的口表白道:我们不会为了追求自由而离去,会跟你们长相厮守。
最让我惊骇的是:在作者的笔下,自从北方军打败了南方军,佐治亚的黑人有了选举权,而且还有黑人当选了,进入到立法机构。北方佬成为了解放者,黑人一下都当家做了主人。如果有这档子事,那为啥在整整一个多世纪后,同样是在亚特兰大,出生并成长在这里的马丁·路德·金会倾尽身心投入和领导民权运动?不是一直都说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黑人才获得跟白人一样的政治权利的吗?
有一天,请一对在大学做事的美国夫妇来做客。席间,我说最近在读《飘》,并把我的疑惑陈述了。他们当即笑道:那是虚构的故事,除了亚特兰大那场大火是真的。殊不知,小说的作者原来是可以如此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视角来作宏大的历史叙事的。
后来查了查,才知道作者Margaret Mitchell (玛格丽特·米切尔)就出生于一个种植业主的家庭,这本书多多少少有家族的线索和影子。难怪她对南方的庄园充满了如此诗意化的描述,对庄园里的白人和黑人的关系进行了水乳交融般的评说。不可否认,南方的庄园中,会有道德完善的白人主人,作者本人的心地也一定一直得到了家族善良和悲悯的浇灌,不然,也就难以理解她最后会放弃了写作,全心全意为红十字会工作。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件私人的事,《飘》的作者所写的是她的家族记忆中和她解读中的南北战争以及黑白相恰的关系,后人应该只能在文学的语境和论域里来欣赏它,而不能把它当成教科书来鞭挞。
眼下,这场文化清算运动还在继续,甚至往前追溯、推广全球。最先发现新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和二战中英国的伟大领导者丘吉尔都遭到了声讨。据报道,美国几个地方的哥伦布塑像或者被断头、或者被放倒、或者被拉入湖中水葬。黑人愤怒了,印第安人也愤怒了。在印第安人的眼中,哥伦布是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刽子手,而不是正史里被人顶礼膜拜的伟大探险家。伦敦的丘吉尔塑像也被涂鸦破坏,丘吉尔不再仅仅是二战中英国的伟大领导者,他还是一个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对包括中国人、印度人、中东人、印第安人和黑人都有过赤裸裸种族歧视的言论,还对1943年发生在孟加拉的超过200万人死亡的大饥荒负有责任。
历史的正义和非正义本来就不是绝对的,更不是超然于种族、国家和政治之上的。人类一直是分化的对立的,现在不是博爱了,对立和分化依旧,甚至更甚。声讨和清算历史中的不公,是某些族群久抑于心的愤懑的宣泄,也许有助于达成社会中各个群落之间新的平衡。希望如此!
養過龐物的人都知道排斥天性與生俱來 。
说起来曹雪芹倒真是包衣。
可以呀。被裹了脚的后人们可以在文学的语境和论域里来欣赏《金瓶梅》;
当过包衣奴才的后人们也可以在文学的语境和论域里来欣赏《红楼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