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38)
2013 (57)
2014 (46)
2016 (52)
2025 (2)
幸福在于自己的期望值
木愉
在国内拿到硕士学位后,我本来是满怀雄心到中央部委的,却被强行分配到了边远地区的家乡。于是带着一腔委屈,下定决心出国。这样就胡乱选择了一家成人高校。在那里呆了两年,每天都可以用煎熬来形容。其实,那所学校对我不薄,还给我分配了一套三的住房。在八十年代末,有房,那是备受羡慕的。不过,我却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不把那一套三当回事。
经过许多折磨,后来终于到了美国。在公寓里放松睡了两天,严峻的生存问题就像门后一盆水兜头泼下来。到哪里赚钱去?在国内,人模狗样在讲台上讲美学,还觉得屈了才。可是在异国的土地上,发现只有洗盘子才是自己可以胜任的,而且还只能在中餐馆里洗。为什么?因为在英语世界里,人家叽叽呱呱说了什么,大抵莫名其妙;自己支支吾吾,也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满脑袋的智慧都成了埋藏在地球深处的岩浆,无法喷涌而出。那个时候,对自己的估价达到了历史最低,在小镇里几个中餐馆转来转去,哪个中餐馆多给了二十五美分的时薪,就觉得那个工作是最好的。
后来,我居然在校园里一个姐妹会得到一份周末厨师的工作,喜不自胜。那种好心情保留了颇为长的一段时间。原因很简单,我觉得凭着我当时的资质,那份工作是我可能找到的最好。
终于接受了美国教育,拿到了美国学校的学位,可是找一份专业工作仍旧没有保障。走出校门,蹉跎了好一阵时光,通过一个中介公司,得到一份临时的专业工作的时候,我又好好激动了一番。即便那份工作在州府,得开车跑60英里去上班,我还是有一种终于熬出头的感觉。
要说起来,从洗碗工到厨师,再到这份临时工作,跟我当初在国内的教职相比,都算不上更上一层楼的,可是我却如此欣喜和满足。原因是什么,就因为我的期望不一样。一份工作所带来的感受其实是非常主观的。
多年以后,我终于当上了美国公司里一个部门主管,要说我该彻底满足了。可情形不是如此。我居然经常会生出委屈的心情来,认为自己只有当了财务总监,才算是达到了人生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满意,真的都取决于自己设定的坐标。
为了安抚自己,矫正自己的心态,我经常告诫自己,想想过去,想想那些失业的人。人的幸福感也是可以矫正的,只要找到了合适的坐标。
说得有点夸张。当初是学生身份出国。从法律层面而言,我当然是有工作许可的,可是就能力而言,也只能在中餐馆打工了。你看过《白雪红尘》的话,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办签证全凭运气,英语不好,也可能办到签证。说到英语能力,当初有的在国内教英文的到了美国,一听课,还为不懂而哭泣呢。